湖南衡陽縣搶抓農時忙春插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4-23 16:38:19

  4月21日,穿行在湖南糧食主産縣之一——衡陽縣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當地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正搶抓農時,栽插早稻的火熱場景。

  天氣晴好,在衡陽縣石市鎮石獅村,種糧大戶曾康請來的農機手駕駛著農機,打破了田野的寂靜。平整水田、栽插早稻等農事作業正有序鋪開。       

湖南衡陽縣搶抓農時忙春插_fororder_圖片1

旋耕機正在平整水田 攝影 王勤

  在長塘組的稻田裏,農機手唐小國正熟練地駕駛著旋耕機,在田裏來回攪動著“春泥”和“春水”。20分鐘不到,一畝多的稻田便平整如毯。

  而在離此不足200米的一丘3畝見方的水田裏,農機手周俊正嫺熟地駕駛著高速插秧機,在水田裏來回穿梭。站在插秧機上的工友,配合著把一盤盤標準化的秧苗“喂”入輸送帶。隨著插秧機轟隆隆地向前跑,田裏水波涌動,綠油油的秧苗均勻栽插入田。

  45分鐘不到,原來空曠的水田,全部“披”上了嫩綠的新裝。插秧機“轉場”時,周俊回憶:“要是在以前,插好這3畝田,我們兩個人至少要忙兩天半”。

湖南衡陽縣搶抓農時忙春插_fororder_圖片2

村民往插秧機上裝秧苗 攝影 王勤

  而立之年的曾康,2015年辭掉月收入逾萬元的廚師工作,回到家鄉跟隨父親一起種田,在2017年註冊成立“湖南省熙園春農機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水稻和油菜。2025年,嘗到種糧甜頭的曾康,計劃把可種早稻的800余畝水田“能種盡種”,全部種植優質稻品種“中早39”。

  近年來,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扶持下,曾康陸續購買了5台高速插秧機。曾康掐著手指算了一下賬:傳統人工插秧,每人每天插一畝已經算是能幹的人,這樣的工人一天工錢至少要150元;買插秧機,請農機手操作,每天按作業8小時計算,至少可插30畝以上,一天工錢只有450元。

  親身感受插秧機好處的曾康,今年“春插”尚未開始時,發現之前買的5台插秧機,有2台已經用壞了,便毫不猶豫買了2台新的回來。“新插秧機每台單價逾7萬元,補貼之後,每台只花了3萬多元。”説到這裡,曾康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如今,農機成為田間“主力軍”。春插開始以來,曾康採取邊平整水田,邊栽插早稻的方法,每天合理安排各種農機投入早稻生産。截至目前,曾康的“主力軍”已完成機插600余畝。“插完自己的早稻,在‘五一’之前,我的‘主力軍’還可幫助其他農戶作業5天以上。”曾康説。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衡陽縣,600余臺插秧機、拋秧機陸續投入早稻生産一線,忙著春插,耕耘田野,全縣廣袤的田間地頭正逐漸被禾苗染青。

  衡陽縣委書記、縣長孫浩介紹,今年該縣計劃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32萬畝以上,其中早稻44.5萬畝。截至4月21日,全縣早稻大田移栽已逾七成,預計4月底前將全面完成早稻種植任務。(文 王勤 鄒健 羅晨曦)

編輯:李媛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