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南首座配網無人機巢在海口投入使用 5公里範圍內的10千伏線路可實現“無人機自主化巡檢”
無人機巢接到指令後,無人機自動起飛,對預定線路進行巡視。通訊員 楊永光 攝
“機巢狀態正常,巡視航線已設定,可以開展巡視工作。”4月24日,在南方電網海南海口供電局辦公樓內,配網資産部配網機巡班班長林曉軍通過機巢雲臺系統,遠程操控位於海口市紅旗鎮的無人機巢。
隨著機巢中的無人機緩緩起飛,標誌著海南首座配網無人機巢在海口投入使用,海口供電局在10千伏無人機自主巡檢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林曉軍介紹,機巢建設在該局南部配電管理中心屋頂,巡視區域覆蓋紅旗鎮本務村、譚墨村等16個區域。它像一個“智慧小管家”,具備自動化管理、智慧充電、數據實時傳輸、安全存儲與快速響應等強大功能,能讓無人機實現自動起降、充電和維護,輕鬆應對各種複雜環境。
無人機巢的試點應用改變了傳統的巡檢模式,實現了從“人工巡檢”到“無人機巡檢”再到“無人機自主化巡檢”的跨越式發展。“以往班組人員操縱無人機巡視時,對人員的技能要求比較高,每次巡視要對每根桿塔的各個角度進行拍攝,每根桿塔至少要拍5張照片,然後再將照片拷貝出來讓經驗豐富的師傅一一排查,程式繁雜、耗時費力。”海口供電局配網資産部副經理龍瑞華介紹。
機巢投入使用後,工作人員通過系統遠程給無人機下達指令,無人機將按照預定航線對機巢附近5公里範圍內的10千伏線路進行全方位巡檢,拍攝高清照片,精準反饋線路情況。
海南電網公司生産技術部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公司將不斷總結海口試點經驗,做好無人機巢聯合AI系統同步使用,構建“機巢+AI+多源感知”技術體系,並對無人機傳回的數據進行深度分析,自動識別出潛在問題,實現電力運維的智慧化轉型,進一步提升巡檢效率和應急勘災能力。(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邵長春 通訊員楊永光 李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