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科技賦能金融普惠:推進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力量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4-28 13:35:18

數智科技賦能金融普惠:推進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力量_fororder_圖片1

  近期,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數字金融論壇在香港召開,聚焦“數智科技賦能金融普惠”這一全球議題。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不斷突破,金融産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數字金融的發展不僅事關技術創新與産業升級,更深刻關乎社會公平、經濟韌性與全球治理模式的重塑。​

  在全球互聯網互聯互通不斷深化、國際競爭日益加劇的當下,推進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建設,已成為人類社會面向未來的共同選擇。而數字金融,正是這一偉大理念的重要支點與實踐平臺。2025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數字金融論壇上,多國嘉賓與專家學者的深刻論述,清晰勾勒出這一發展脈絡,展現了全球共識正在逐步形成。​

  數智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重塑全球金融生態。人工智能技術使得風險評估、智慧投顧、反欺詐等領域效率倍增;區塊鏈技術保障了交易透明與數據可追溯,極大提升了金融系統的信任水準;而大數據與雲計算則推動了金融服務的規模化與個性化,使服務能力突破了傳統金融機構的物理網點邊界。​

  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任賢良指出,在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全球經濟復蘇中,普惠金融已經成為跨越數字鴻溝、增進民生福祉、實現包容性增長、推動數字轉型、促進社會公平的關鍵抓手。​ 

數智科技賦能金融普惠:推進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力量_fororder_圖片2

  論壇期間,來自清華大學、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全球多國的官員和學者紛紛指出,未來金融業態將呈現“全面數智化、深度融合化、普惠化、智慧安全化”的新格局。這一變革不僅涉及金融技術的創新,更重塑了金融運行的基本邏輯:從資本中心化走向服務大眾,從傳統線下走向智慧互聯,從封閉體系走向開放協作。​

  如香港立法會議員吳傑莊指出的那樣,數字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金融格局。數字金融,已然成為新時代全球經濟重構的重要引擎。​

  金融普惠,一直以來都是國際社會追求的重要目標。傳統金融體系由於服務成本高、風險控制難度大等問題,長期存在覆蓋面不足、城鄉區域差異顯著等結構性問題。數智科技的興起,正在打破這一僵局。​

  然而,機遇的另一面,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隨著數智金融體系的不斷擴展,數據洩露、演算法歧視、系統性金融風險、跨境監管協調等問題也日益凸顯。尤其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廣泛應用背景下,虛假信息、操縱性內容、深度偽造等現象層出不窮,給金融體系的穩定與安全帶來了嚴峻考驗。

  從實踐來看,當前大模型生成內容的準確率和可信度仍存在較大缺口,大量生成內容難以被直接用於金融決策。

  因此,建立“可信任的數字金融體系”,成為全球金融界和監管界的共同課題。論壇嘉賓普遍認為,未來全球應加強在聯合國等多邊機制下的政策協調,推動形成共識性強、可操作性高、覆蓋範圍廣的數字金融國際治理規則體系,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安全發展和普惠發展的統一。​

  數字金融的發展,不僅僅是技術革新和産業升級,更是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

  在全球範圍內,數字金融天然具備“互聯互通”的基因。通過移動支付、數字貨幣、跨境金融科技平臺等手段,各國可以實現資源的高效流動與共享,打破傳統金融體系中存在的地理壁壘和制度壁壘,推動形成更為公平、開放、包容的全球經濟格局。​

  數字金融是全球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載體。它不僅關乎技術革命,更承載著促進人類社會公平、可持續繁榮的重要使命。

  當前,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金融體系受到挑戰,全球化進程曲折前行,社會公平與可持續發展面臨諸多考驗。數字金融的發展,正好為全球社會提供了一條新的希望之路:通過技術創新驅動制度創新,通過普惠發展促進公平正義,通過全球協作實現共贏共享。​

  但與此同時,全球各國也必須正視數字金融帶來的新風險與新挑戰,強化監管協作,完善技術倫理,確保數智科技真正朝著促進人類福祉的方向發展。​

  人類社會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唯有用數智科技賦能普惠金融,才能真正構築起連接未來的橋梁,迎接一個更加美好、繁榮與共享的新時代。

  (沈逸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宋芳卉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