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天水市教育局主辦、天水市幼兒園牽頭組織的天水市學前教育高品質發展共同體第四次交流教研活動,在清水縣第四幼兒園順利開展。本次活動以“親自然、趣遊戲”為核心主題,聚焦學前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旨在引導幼兒園將遊戲課堂延伸至戶外,讓幼兒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自由探索、快樂成長。
研討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與會的200余名代表觀摩了清水縣第四幼兒園自然融合遊戲課程。該園負責人詳細分享了“自然融合遊戲課程”的開發實施情況,天水市學前教育高品質發展共同體成員單位的4名青年教師也帶來示範課展示。隨後,眾人圍繞觀摩內容展開深入研討,共同探索課程建設新路徑。
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
青年教師上示範課
與會代表表示,今後要充分利用天水市學前教育高品質發展共同體這一平臺,聚焦真問題,打破地域壁壘和園際界限,通過資源共享、智慧共融,全面強化課程頂層設計;充分挖掘本土資源,構建“自然+遊戲+生活”三位一體的課程框架;通過培訓、研討等活動,形成“問題——研討——成果”閉環機制,為幼兒園高品質發展賦能,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孩子們一起做遊戲
值得關注的是,由天水市幼兒園牽頭創建的天水市學前教育高品質發展共同體,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薄弱幼兒園共性需求,聯合縣區牽頭園制定年度活動策略,打造特色品牌課程,顯著提升了各聯盟園的辦園內涵與品質。作為本次活動承辦方的清水縣第四幼兒園,秉持“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的理念,充分利用縣域和園內資源,優化戶外活動環境,開發出讓幼兒自主探索的自然融合實踐課程。
特色實踐課程
目前,清水縣第四幼兒園已生成《我與山楂樹》等120余節精品課程,構建起“1+nf”自然融合實踐課程體系,其課程呈現出生活化、遊戲化、實踐化、綜合化特點,成功實現從遊戲活動到遊戲課程的轉變,為全市學前教育自然生態課程建設提供了優秀範例。(文/圖 閆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