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湖南衡陽縣創新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先進裝備展示、多場景救援演練、安全知識搶答等形式,將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為群眾帶來一場“科技感”與“實用性”兼備的防災減災科普盛宴,全方位提升群眾科學防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綜合演練現場 攝影 吳展名
活動現場,無人機、水下機器人、管涌探測儀、防暴裝備、防滅火裝備、醫療急救裝備等專業救援裝備一一亮相,多部門協同開展實戰演練,消防員現場示範滅火器使用,特警模擬反恐處突場景,醫護人員手把手教授心肺復蘇和止血包紮技能,讓群眾在觀摩和實操中掌握關鍵求生技巧。此外,防災減災知識有獎競答環節吸引眾多市民踴躍參與,在輕鬆氛圍中強化安全知識。“平常我們應該多學習下這些各類的安全知識,以備不時之需。”衡陽縣市民洪超男説。
醫護人員演示心肺復蘇動作要領 攝影 吳展名
今年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衡陽縣創新宣傳矩陣,以“演練”促實戰、以“競答”提認知,有效提升了市民的防災減災意識與應急處置能力。下階段,衡陽縣將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採取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防災減災知識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織密全民安全“防護網”。
消防員演示滅火注意事項 攝影 吳展名
衡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譚單主説:“通過宣傳,引導群眾認清災害威脅,摒棄麻痹思想,從源頭上減少安全風險,我們鼓勵大家主動發現身邊的風險隱患,及時上報處置,將防災減災工作延伸到基層末梢。”(文 鄒健 曾立林 吳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