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南消息(記者 周雨晴 實習生 祁宇欣):“在長沙文某等11名聾啞人追索勞動報酬案中,援助律師創新採取‘仲裁 + 調解’的維權模式,有效促成雙方和解。”5月13日,湖南省殘疾人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新聞發佈會披露的細節引發關注。這場臨近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的發佈會,以具體案例為切口,曬出湖南保障殘疾人權益的“民生答卷”。
作為特殊困難群體,殘疾人的權益保障始終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法律援助領域,湖南已構建起覆蓋城鄉的便捷服務網絡。“我們組建了專業律師團隊,針對勞動權益、婚姻家庭、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案件,提供訴訟代理、法律諮詢、調解等法律服務,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湖南省司法廳副廳長雷震宇介紹。
發佈會現場 攝影 祁宇欣
目前,湖南省140家法律援助機構均開通殘疾人“綠色通道”,超90%配備無障礙通道,2024年辦理殘疾人法律援助案件1721件,案件回訪滿意率達95%以上。針對聾啞人等特殊群體,法律援助機構提供手語翻譯、上門服務等定制化支持。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殘疾人融入社會的重要基礎。張家界永定區檢察院在公益訴訟中發現部分景區、商場存在盲道破損、無障礙通道被佔用等問題,通過立案監督推動23家公共場所完成整改。如今相關場所不僅修繕了盲道、增設了帶呼叫鈴的無障礙衛生間,還為聽障遊客配備了手語導覽員。
在司法訴訟領域,全省119家法院設置了無障礙通道,129家設立殘疾人綠色服務窗口,長沙市天心區法院獲得國家首批無障礙環境認證,從立案時的盲文版《訴訟指南》、庭審中的在線手語翻譯設備,到全省首份盲文判決書的送達,構建起全流程無障礙訴訟服務體系。針對視障人士用藥安全,省檢察院推動藥企將藥品説明書改造為大字版、盲文版、語音版,讓法治關懷融入生活細節。
長沙雨花區法院製作了全省首份盲文判決書,因地制宜為殘疾人參加訴訟提供全過程無障礙服務,確保其充分理解訴訟權利義務;針對藥品説明書“字小如蟻”問題,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推動藥企推出大字版、盲文版説明書;在易某山與某電力公司的勞務者受害責任矛盾案中,聯合多方成立專項小組進行多元化解,提出“分階段賠償+長期關懷”方案,有效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較好維護了殘疾人的賠償權益。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省法院系統已建成119處無障礙通道和129個殘疾人綠色服務窗口,長沙天心區法院成為全國首批無障礙示範法院。湘鄉市檢察院督促圖書館設立盲人閱覽室。檢察機關還建立“1+N”司法救助模式,聯動多部門提供産業幫扶、心理疏導等長效保障。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聯合殘聯化解的一起涉殘物業糾紛案件入選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殘聯訴訟服務和多元解紛典型案例。
湖南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尹華凱表示,接下來法院、檢察院、司法等部門將深化協作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享案件線索,繼續推進無障礙訴訟服務、手語翻譯等便利化措施,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關愛殘疾人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