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天水市秦安縣王尹鎮馬河流域千畝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示範基地裏,農戶們正彎著腰,專注地進行玉米大豆放苗工作。
2025年,秦安縣王尹鎮把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項目作為春耕生産的重中之重,全力打造馬河流域千畝示範基地,並堅持黨建引領,通過鎮黨委提前規劃、村黨支部帶頭、黨員示範、農戶參與的方式,採取“集中連片、規模經營、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模式整合農業生産資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已簽署352份合同,流轉800余畝土地,為示範基地築牢根基。
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示範基地
同時,王尹鎮政府主導,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用先進種植技術推動規模化種植,提供“四個優先”保障,開展道路整修、農機配備等工作助力農業生産。“2025年是第三年種植了,2024年的産量收益還是可以的。2025年的出苗率也還行,現在正在放苗。”秦安縣河灣種養殖家庭農場負責人馬芳軍説。
此外,王尹鎮創新發展模式,按照循環農業的理念,在示範基地附近建設秦安縣河灣養殖場,集母豬、豬仔、育肥于一體,年存(出)欄量超1000頭。示範基地産出的玉米、大豆作為飼料供應給養殖場,而植物秸稈、動物糞便則作為有機肥還田,形成了鏈條互補、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推動鎮域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民進行玉米大豆放苗工作
聯農帶農,讓農民錢包“鼓”起來。王尹鎮以發展村集體經濟、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完善責任保障體系和利益聯結機制,推行“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由河灣種養殖農場統一種植、管理和銷售,淼鑫農民專業合作社保底分紅,基地還吸納了周邊村30余農戶就地務工,帶動農戶持續增收。
秦安縣王尹鎮馬河流域千畝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示範基地的建設,是農業發展的一次積極探索和實踐。隨著各項舉措的持續推進和完善,這裡必將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示範樣板,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文/圖 白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