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一方紅紙,七十六載歲月沉澱,天水市甘谷縣民間剪紙藝人朱有福用指尖的藝術,剪出了對偉人的敬仰、對自然的癡迷,更剪出了一幅鄉土文化的傳承畫卷。如今,這位古稀老人宣佈完成“萬蝶心願”,並立下新志:以家鄉風物為紙,以鄉土情懷為刃,讓剪紙藝術紮根大地,煥發新韻。
朱有福展示其剪紙作品
朱有福自幼與剪紙結緣,紅色題材始終是他創作的主旋律。無論是什麼樣的作品,他的剪紙總能以細膩線條勾勒時代的印記。走進他的居所,更有滿墻的蝴蝶作品仿佛振翅欲飛,或棲于花間,或翩然獨舞,每一隻蝴蝶都承載著他對生命力的詮釋,到2025年,他剪刀下的剪紙蝴蝶已經超過一萬種。
朱有福的萬種蝴蝶剪紙
朱有福説:“截至現在,我已經剪了一萬多種蝴蝶了,基本心願已經達到。今後,我就剪家鄉的蘋果、花椒、辣椒,還有風土人情。”
朱有福剪紙
從“萬蝶飛舞”到“鄉土新篇”,朱有福的剪紙人生如同一場文化的“破繭成蝶”。他的創作軌跡,既是個體藝術追求的昇華,亦是傳統文化與時代脈搏共振的縮影。甘谷素有“辣椒之鄉”“花椒之鄉”美譽,蘋果産業亦是當地經濟支柱。下一步,朱有福計劃將家鄉特色農産品融入剪紙,用紅紙的張力表現辣椒的熱烈、花椒的繁茂、蘋果的豐潤,讓傳統技藝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紅紙雖薄載千鈞,刀鋒有情刻春秋。”這位古稀老人正以匠心與鄉愁為刃,在方寸之間,剪出一個更加豐盈的文化春天。(文/圖 何樂 董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