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天水市秦安縣王鋪鎮緊扣“穩糧保供、産業振興、農民增收”核心目標,以“一軸兩核三中心五片區”産業規劃為藍圖,秉持“早、快、好”的工作作風,全面掀起春耕生産熱潮,通過打造特色基地,為農業高品質發展與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走出了一條獨具王鋪特色的農業現代化發展之路。
種植基地俯瞰圖
在推進農業發展的進程中,秦安縣王鋪鎮始終堅守“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在馬山灣流域,3000畝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已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新亮點。這裡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為馬鈴薯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王鋪鎮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優良品種,採用黑膜雙壟全膜覆蓋栽培技術,有效保墑、增溫、抑草,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水資源利用效率。此外,全程機械化作業貫穿播種、施肥、病蟲害防治、收穫等各個環節,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
同時,王鋪鎮通過創新“産業黨委+薯業協會+集體經濟+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由現代農業産業園黨委統一調度,整合各方資源,實現了從育種、種植到加工、銷售的全鏈條升級。目前,該基地已帶動周邊多個村的村集體收入增長,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和基地務工實現了“雙薪”增收。
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
此外,王鋪鎮還計劃配套建設500頭規模的肉牛養殖基地,形成“以種帶養、以養促種”的循環體系。玉米秸稈將被加工成優質飼草用於肉牛養殖,而肉牛養殖産生的糞便則經過處理製成有機肥還田,滋養玉米生長,既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又降低了生産成本,實現了農業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
種植基地俯瞰圖
為進一步優化農業産業結構,提高土地産出效益,王鋪鎮在大寺梁、馮堡梁集中連片規劃了2000畝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基地各1處,並在馮溝梁種植1000畝。這種種植模式充分利用了玉米和大豆的不同生長特性,實現了高矮作物搭配、優勢互補。在保障玉米基本不減産的前提下,多收一季大豆,有效增加了糧食産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農民收入。同時,王鋪鎮借助源農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飼草青貯、秸稈加工及銷售渠道的優勢,在高灣梁打造1000畝“糧改飼”示範基地,以養促種、種養結合,推行機械化種收,推動傳統農業向高效集約化轉型。
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基地
王鋪鎮通過建設特色農業基地,不僅築牢了糧食安全防線,還為産業振興和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王鋪鎮將繼續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投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企業、合作社的合作,推動農業産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為鄉村振興事業譜寫更加絢麗的篇章,讓王鋪鎮的廣袤田野成為充滿希望的“金色田野”。(文/圖 白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