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山丹縣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截至5月底,山丹縣平均降水量27.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33%,較2024年同期減少50%。受此影響,多座中小型水庫蓄水量明顯下降,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用水面臨新的壓力。經初步測算,當前山丹縣農作物夏灌缺灌面積達20.03萬畝,預計缺水總量約2400萬立方米,部分鄉鎮人畜飲水保障面臨較大壓力。為此,山丹縣于5月20日啟動抗旱IV級應急響應,落實抗旱各項措施,全力做好抗旱各項工作。
作為縣域主要水源的李橋水庫,目前水位線較歷史同期明顯下降,庫區裸露淺灘面積擴大,部分區域出現龜裂。監測數據顯示,當前蓄水量僅能滿足夏初基本供水需求。“自4月30日夏灌工作開始以來,河流來水量大幅度減少,總體放出毛水量1100萬立方米,相比往年減少了三成左右。”山丹縣馬營河水資源保護利用所副所長張永宏説。
李橋水庫河床大面積裸露
山丹縣寺溝河灌區情況同樣嚴峻。該灌區相關負責人王軒表示:“當前水庫蓄水量76萬立方米,往年蓄水量都在90萬立方米以上,這次較往年減少了接近20萬立方米。我們已經優先保障1.26萬畝小麥完成灌溉,但剩餘2.5萬畝耕地仍需儘快解決來水問題。”
在陳戶鎮周坑村,原本依賴寺溝河灌溉的6000畝農田普遍出現出苗率下降現象。村委會副主任王以紅説:“2025年作物平均高度僅為2024年同期一半,目前出苗率僅60%,部分地塊已出現卷葉枯黃現象。”
陳戶鎮農田普遍出現出苗率下降現象
農作物普遍呈現矮小狀態
面對持續旱情,山丹縣科學研判形勢,累計投入4500多萬元抗旱資金,因地制宜謀劃保供水、保灌溉措施,提前做好抗旱應急備用機井啟用、拉水送水準備工作。同時,山丹縣持續推進工程建設,加快完善水源渠係調蓄配套設施,夯實水利保供基礎;積極推廣高效節水和適水種植技術,做好農業節水增效,同步加強重點用水企業管理,培育節水型企業並推廣節水技術應用;統籌推進生態補水和再生水利用工程,提升再生水利用率,實現生態節水保綠。
此外,山丹縣還通過加強抗旱節水宣傳,提高了群眾節約用水意識,進一步鞏固了節水型社會新標杆建設成果,多管齊下全力應對旱情挑戰。(文/圖 王旭輝 聶英)
水務部門工作人員正在查看土地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