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由中國蘭州大學與哈薩克斯坦阿裏·法拉比哈薩克國立大學聯合主辦的“國家治理與可持續發展”中國—中亞論壇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開幕,中哈兩國高校、政府等近百名各界人士參會。論壇上,中哈兩國專家學者圍繞環境治理、數智發展、貧困治理及區域合作四大議題展開了友好而務實的研討。
參會人員合影
中國駐阿拉木圖總領事館蔣薇總領事在論壇開幕式致辭中強調,中國和中亞國家是命運與共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目前,中國已同中亞五國實現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全覆蓋、雙邊層面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全覆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全覆蓋。
蘭州大學副校長沙勇忠教授説:“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互聯互通、互利合作是實現地區繁榮發展的歷史選擇。相信通過此次論壇,各位專家學者進行智慧碰撞,將進一步增進彼此了解、凝聚共識,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阿裏·法拉比哈薩克國立大學副校長阿布德拉赫曼·塔西巴耶夫表示,此次論壇是增進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論壇所探討的各項議題兼具生命力與重要性,與國家戰略發展議題高度契合。阿裏·法拉比哈薩克國立大學將與蘭州大學共同商討建立聯合研究中心的可行性,從而在更高水準上服務於中國-哈薩克斯坦共建繁榮穩定地區形勢的目標。
論壇現場
本次論壇下設四個分論壇。環境治理分論壇聚焦生態安全,集中討論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流域管理,涉及中國黃河流域生態修復技術、哈薩克斯坦水資源合作實踐等具體議題;數智發展分論壇關注技術發展及其治理,與會者就數字經濟規則協同、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深入討論;貧困治理分論壇聚焦社會治理問題,關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落地路徑,探討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基層治理、教育扶貧模式創新等方案;區域安全分論壇則關注非傳統安全合作問題,分析氣候變化對能源安全的影響,強調亟需建立跨國預警響應機制。
本次論壇是蘭州大學圍繞著區域國別研究平臺建設,在中亞國家舉辦的首次高端論壇。論壇得到了中哈各界人士的強烈響應,會議討論積極,成果豐碩,為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紮實的智力支撐。(文/圖 陳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