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永靖:黃河之濱綻放文明之花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04 17:36:22

  近日,中央文明辦公佈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結果,臨夏州永靖縣成功獲評“全國文明城市”。自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永靖縣著力增進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城市環境面貌和群眾精神風貌持續改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共進,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邁向更高品質、譜寫嶄新篇章。

  在文明城市建設實踐中,永靖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通過實施一系列惠民舉措,讓老舊小區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

  在改造啟動前,永靖縣堅持“先聽民意再動工”,通過座談會、入戶調研等形式,對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全面摸排,建立了“一區一檔”分類改造方案。自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以來,永靖縣對124個老小區實施全方位改造,不僅更新了水電氣暖等基礎設施,還增設了充電樁、休閒座椅等便民設施,更通過智慧門禁、微型消防站等建設提升了安全系數。

永靖:黃河之濱綻放文明之花_fororder_977f3689-54d0-4474-b4cc-6581795459fa

小區內新建的充電樁

 “政府把我們的需求都寫進了改造清單。”居民焦芬玲指著眼前的長廊笑著説。這個由廢棄鍋爐房改造而成的休閒長廊,正是居民建議的成果。

永靖:黃河之濱綻放文明之花

休閒長廊

 “改造只是第一步,長效管理才是關鍵。”永靖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高級工程師王世棟表示。為確保改造成果長效保持,所有改造後的小區均已由業委會聯繫物業公司進行管理,個別無法自主聯繫物業公司的小區,由政府兜底指定物業公司代管。

  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同時,永靖縣先後完成南濱河路棗林綠化工程、太極島綠化養護工程等項目,逐步形成“一街一景”的城市園林風貌,讓市民真正實現了“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的美好願景。南濱河路景觀帶、棗林綠化工程等項目的實施,既守護了黃河安瀾,更造就了“三季有花、四季有草”的綠色景觀格局。

  近年來,永靖縣在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創新實施“智慧交管”模式,通過優化紅綠燈的通行次序(將左轉先行改為直行先行)、電子抓拍違法、設置高峰崗等措施,有效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同時推行“首違免罰”人性化執法,對首次來永靖遊客的輕微違章免予處罰,既體現城市溫度又提升管理效能。在城市環境治理方面,永靖縣開展了“煙頭換雞蛋”活動,帶動市民參與環境治理,推動“煙頭不落地”成為市民自覺行動,這種“科技+人文”的管理模式,既提升了城市治理水準,又增強了市民的獲得感和參與感,為文明城市創建提供了永靖樣本。

  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永靖縣還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劉家峽鎮新西社區通過打造“黨建引領、共駐共建、互聯互融”服務平臺,深化“黨員集結號 · 情滿太極灣”特色黨建主題,聚焦“四個一、五大服務”工作理念,持續擦亮“陽光永靖 · 黨旗引領”黨建品牌底色,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準。126名網格員累計解決群眾訴求1354件,“零距離”的包聯責任制的落實促進群眾滿意度的不斷提升。

永靖:黃河之濱綻放文明之花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04121103

劉家峽鎮新西社區端午節主題活動

永靖:黃河之濱綻放文明之花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04121118

居民們一起包粽子

  全國文明城市的榮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如今的永靖,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未來,永靖縣將繼續秉持“生態+文明”發展理念,讓文明之花在黃河岸邊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文/圖 蔡玥珺)

編輯:王奇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