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華章·重走西北角”採訪團探秘甘肅省博物館:千年珍寶訴説絲路輝煌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07 17:02:44

  6月6日,“青春華章·重走西北角”網絡主題採訪團走進甘肅省博物館,在這座如今已擁有86年曆史的綜合性博物館中,近距離感受了從史前文明到絲路盛景的千年文脈。館內687件(組)一級文物中,16件國寶級珍品以獨特魅力展現了甘肅在中華文明發展中的關鍵角色。

  史前彩陶:文明起源的密碼

“青春華章·重走西北角”採訪團探秘甘肅省博物館:千年珍寶訴説絲路輝煌_fororder_仰韶文化鯢魚紋彩陶瓶

仰韶文化鯢魚紋彩陶瓶

  在“彩陶之鄉”主題展區,仰韶文化鯢魚紋彩陶瓶成為焦點。這件距今5500年的陶瓶,腹部繪有人面鯢魚紋,被認為是早期“龍圖騰”的雛形。“它可能是伏羲形象的抽象表達,印證了甘肅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之一。”講解員介紹。作為甘肅唯一一件彩陶類國寶,其神秘圖案引發了採訪團對史前先民精神世界的無限遐想。

  漢唐瑰寶:絲路交融的見證

  在漢代展廳內,銅奔馬以“蹄踏飛燕”的經典姿態驚艷全場。這件青銅傑作,完美融合力學平衡與藝術想像,象徵絲綢之路上的速度與激情。而唐代《報父母恩重經變》絹畫則以15幅連環故事畫,展現了佛教中國化的生動歷程。敦煌研究院專家表示,這些文物實證了甘肅作為東西方文明交匯點的歷史地位。

“青春華章·重走西北角”採訪團探秘甘肅省博物館:千年珍寶訴説絲路輝煌_fororder_國家級文物銅奔馬

國家級文物銅奔馬

  多元文化:文明互鑒的縮影

  元代蓮花形玻璃托盞的普藍色光澤吸引了眾多鏡頭。這件伊斯蘭風格的器物出土于漢族貴族墓,印證了蒙元時期多民族文化的深度交融。八思巴文虎頭銀符鐵牌更被稱為“13世紀國際通行證”,其跨越歐亞的流通範圍令採訪團驚嘆。

“青春華章·重走西北角”採訪團探秘甘肅省博物館:千年珍寶訴説絲路輝煌_fororder_元代蓮花形玻璃托盞

元代蓮花形玻璃托盞

  文物修復:千年文物的新生

  採訪團成員們特別關注到了修復技術的細節。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針對不同材質的文物,修復團隊採用了不同的技術。例如,對於彩陶類文物,修復人員會先使用顯微鏡觀察文物的裂紋和缺失情況,然後採用環氧樹脂等材料進行粘接,再用礦物顏料進行補色,力求最大程度地恢復文物的原貌。而對於紙質文物,修復人員則會使用濕法修復技術,先將文物浸泡在水中,軟化紙張纖維,然後進行揭裱、拼接、補洞等操作,最後再進行乾燥和壓平處理。 

“青春華章·重走西北角”採訪團探秘甘肅省博物館:千年珍寶訴説絲路輝煌_fororder_修復人員正在對紙質文物進行修復

修復人員正在對紙質文物進行修復

  如今,千年文物正在甘肅省博物館煥發新生,甘肅省博物館將繼續發揮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時激勵廣大青年為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文/圖 王宗果)

編輯:尹紅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