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至14日,2025年邵陽市“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中國茶油之都”“中國藍印花布之鄉”湖南邵陽縣舉辦。來自邵陽本土極具代表的35個國家、省、市級非遺項目集中亮相,以賞非遺、觀非遺、品非遺及非遺巡遊等多種形式展現千年古城獨特魅力。
非遺文創産品與非遺美食集中展示 供圖 邵陽縣委宣傳部
本次宣傳展示活動由邵陽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舉辦,邵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研究所、邵陽縣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邵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等承辦,致力於讓群眾零距離了解非遺、感知非遺、體驗非遺、共享非遺,營造全社會關注、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産的濃厚氛圍。
“百戲百角一身帶,亦真亦幻驚滿堂。”表演現場,鑼鼓聲聲響起,唱詞古樸高亢,國家級非遺“邵陽布袋戲”傳人劉永安一開腔,小小的方寸“戲臺”瞬間吸引了市民群眾駐足觀看。劉永安是“邵陽布袋戲”第十八代傳人,他以布袋唱乾坤,憑獨角演春秋,經年行走于十里八鄉,前往各地巡演及教學,讓非遺走進鄉村、學校、景區,走出邵陽。
國家級非遺“邵陽藍印花布”服裝秀 供圖 邵陽縣委宣傳部
現場還輪番上演了精彩的藍印服裝走秀、隆回花瑤山歌、崀山侗歌彈唱、邵陽羽毛畫、寶慶刻瓷藝術、都粱盤扣等。賞非遺、逛民俗、看大戲、品美食……展演將傳統非遺精粹和地方特色民俗相結合,市民群眾在家門口體驗到了本土非遺“驚、險、奇、特、美”的獨特魅力。
邵陽曆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多民族文化孕育了邵陽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近年來,邵陽市委、市政府切實加強非遺挖掘、保護、傳承、交流和研究等基礎工作,不斷提高傳承實踐能力,多項非遺保護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非遺傳承實踐日漸活躍,非遺傳承保護展現新氣象。目前,全市已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6項,省級非遺項目53項,市級非遺項目158項,縣級非遺項目211項;有國家級傳承人13人,省級傳承人50人,市級傳承人174人,縣級傳承人131人。
目前,邵陽市正以非遺為引領,著力構建“全時空體驗”文旅生態,持續擦亮非遺文化名片,以文彰旅,引爆流量,向世界展示邵陽美譽。今年春節期間,全市的非遺集市、龍獅表演、戲曲展演、非遺巡遊等民俗活動吸引遊客570萬人次,拉動消費87.95億元。(文 劉飛 吳智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