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江湖長卷 巴陵圖景常新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18 17:31:52

  洞庭漁歌小鎮蝶變新生,熊貓基地擦亮生態文旅名片,水上光影夜遊演繹“文化+科技”盛宴……第四屆旅發大會大會釋放的澎湃活力,已在南湖之畔深深紮根,譜寫著岳陽“江湖名城”的精彩續篇。

  6月17日,“江湖不遠 岳陽很近”——全國網絡媒體“湖南e周”主題宣傳活動啟動,采風團深入岳陽文旅景點,記錄高品質發展新圖景。

  唱響洞庭漁歌

  走進漁文化展陳館,洞庭漁歌小鎮的發展脈絡便一目了然。

 一展江湖長卷 巴陵圖景常新_fororder_圖片8

洞庭漁歌小鎮 攝影 李媛

  源自戰國時期的洞庭漁歌,是歷代洞庭湖流域漁民所唱歌謠的總稱。當漁歌“唱”至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東風湖,碧波之上漁業鼎盛。西瓜山聚集的三千余漁民披星而出,日落而歸,迅速富裕起來,成了遠近聞名的“萬元村”。

  “那會兒啊,到處都是魚腥味、臭水溝味。”當地村民回憶,西瓜山曾有5口魚塘,常年用於投料育苗,氣味難聞,加之無序排放的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日夜侵蝕,魚質、産量每況愈下,昔日漁舟唱晚的盛景不再,收入驟減迫使眾多漁民不得不背起行囊,遠走他鄉謀生路。

  湖裏捕出的“真金”終有盡時,湖上的生活卻需“常青”。

  3.5萬立方米調蓄池、85萬方底泥疏浚、13萬公頃雨污分流改造……近年來,岳陽通過打造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系統性工程,讓東風湖水質從劣Ⅴ類提升至Ⅲ類,入選湖南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一展江湖長卷 巴陵圖景常新_fororder_圖片9

洞庭湖漁歌小鎮 攝影 李媛

  作為第四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的重點項目,洞庭漁歌小鎮在大會推動下,開啟生態修復與文化煥新雙驅動模式,全面提升景區文化內涵與旅遊體驗。

  “雙腳站船頭,五湖四海遊……”自漁文化展陳館而出,沿著整潔的道路深入洞庭漁歌小鎮,洞庭漁歌便從依水而建的湖邊小亭中傳來——居民組成的“演唱團”齊練習著一首《洞庭號子》。一旁,不少孩童在魚形路燈下嬉戲,老人三三兩兩在街巷悠然納涼,遊客們徜徉街頭,打卡建築外墻上的巨幅漁文化壁畫後點上岳陽燒烤體驗漁村生活……

  “我們世代生活在這裡,以前靠捕魚為生,現在小鎮成了景區,我們也做起了特色魚丸生意,來的遊客都要帶幾包走。”小鎮居民羅輝見證著小鎮的變化,改造後的小鎮環境越來越美,遊客越來越多,居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由老舊漁村成功蝶變、並在旅發大會驚艷亮相的洞庭漁歌小鎮,如今已成為一處鮮活展示洞庭漁文化、365天持續迎客的“開放式生活劇場”,帶來豐富文旅體驗的同時,“唱響”了居民的幸福生活。

  擦亮洞庭“名片”

  南湖之畔,岳陽中華大熊貓苑依湖而建。

  “毛茸茸的,太可愛了!”“看熊貓不用去四川,湖南就有!”岳陽中華大熊貓苑裏,不少遊客為憨態可掬的國寶拍下“美照”,2023年12月正式開園起便颳起的“熊貓旋風”在旅發大會後更強勁地席捲巴陵大地。

一展江湖長卷 巴陵圖景常新_fororder_圖片10

岳陽中華大熊貓苑 攝影 李媛

  佔地面積約367畝的岳陽中華大熊貓苑坐落于岳陽市南湖龍山,集大熊貓科研保護、公眾教育、文化旅遊三位一體,是華中地區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大熊貓基地。

  作為旅發大會後持續升溫的“明星項目”,岳陽龍山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苑內有10隻熊貓入住,它們性格各異、萌態十足,迅速成了全省乃至華中地區的“團寵”。“開園一年多來,熊貓苑總共接待遊客超百萬人次,總收入突破一億元。”

一展江湖長卷 巴陵圖景常新_fororder_圖片11

憨態可掬的熊貓 攝影 李媛

  “這是我們苑的顏值擔當‘皓月’,今年6歲,從小就因顏值出眾獲封‘顏王’稱號。”“這是網紅雙胞胎深深和漫漫,來岳陽前是都江堰基地的全球直播主角,網絡人氣值超高!”隨著工作人員的介紹,遊客們不斷發出“太可愛了”的驚嘆。

  滑熊貓主題冰滑梯、打卡冰雕群、捧一把冰糰子打雪仗……離開熊貓們的生活區域,熊貓冰雪館內的冰雪奇觀,帶來了夏日的清涼和不一樣的體驗。而熊貓大集上的大熊貓紀念幣、帽子、挎包、發箍、水杯、熊貓茶葉等文創産品,讓不少遊客駐足購買。“熊貓苑文創産品的銷售額已突破600萬元,成功實現了‘門票經濟’向‘文化經濟’的轉型。”工作人員介紹,除此之外,熊貓苑還開發了“動物保育員體驗”“夜遊熊貓苑”等特色旅遊項目,未來還將創新推出“尋寶之旅”研學項目。

  如今,岳陽中華大熊貓苑“熊貓的萌態”已成為繼“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鳥的歡歌”之後,岳陽又一張亮麗的生態文明和旅遊觀光金名片。

  一覽洞庭夜宴

  暮色四合,當最後一道天光隱入洞庭浩渺煙波,蓄勢已久的南湖之夜,便在萬眾期待中用遊項目《賒月洞庭》的光影劃開南湖夜色。

一展江湖長卷 巴陵圖景常新_fororder_圖片12

《賒月洞庭》夜遊 攝影 李媛

  在江湖酒館登船,隨船穿過鐳射水幕,遊客離隔岸觀火的看客身份,成為踏浪而來的戲中人、煙波客,在蘆葦蕩聽楚辭、觀鹿影,于荷塘見證金蓮綻放、邂逅西施浣紗……一場以月光為舟,以詩詞為槳,浪漫奇幻的夜遊之旅就此啟程。

  悠悠千載,巴陵文化在洞庭波濤與長江水韻的滋養下,已沉澱為湖湘人文譜係中獨具風骨的一章。

  作為第四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重點觀摩項目,《賒月洞庭》夜遊南湖,承續千年文脈,以“詩境·仙境·秘境”為敘事軸線,將歷史傳説與詩賦名篇注入尖端科技,運用全息投影、數字光影等前沿技術,打造穿越千年的“沉浸式文化體驗”。

一展江湖長卷 巴陵圖景常新_fororder_圖片13

光影變幻 攝影 李媛

  南湖的天然舞臺上,遊船搭載鐳射水幕與環繞音響,實現“聲畫隨船”;演員聯動威亞與動態燈光,演繹“人在畫中舞”;聲光電聯動下,360°環幕光影與實景交互,太白賒月、醉仙洞庭、龍王伴舟、湖岸漁火等十大演藝畫面躍然眼前;數字燈光矩陣、3D 投影等前沿科技,全方位展現岳陽曆史文化,使設施晝夜轉換為不同景觀,打造一江碧水雙重幻境。

  燈火不熄,賒月無眠。目前,這束點亮南湖的光,正以更宏大的格局照亮岳陽的文旅版圖。該項目聯動熊貓苑、黃梅港濕地公園等周邊景區,以“日遊夜演”全時段運營模式拉動夜經濟,預計7月初對公眾開放,年引流超百萬人次,致力於激活南湖南岸夜經濟,打造岳陽文旅新名片,成為全國知名夜遊勝地。(文 李媛)

編輯:周雨晴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