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寧回龍寺鎮打造特色産業“新引擎”驅動鄉村振興“加速跑”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20 17:43:10

  蛙聲陣陣的生態養殖場、機器轟鳴的電子車間、綠意翻涌的千畝煙田……走進湖南省新寧縣回龍寺鎮,一幅立體鮮活的鄉村振興圖景躍然眼前。

  近年來,該鎮以黨建為引領,錨定“産業+農旅”雙輪驅動模式,推動特色種養、電子製造、農旅融合多點開花,成功探索出一條強村富民的新路徑。

湖南新寧回龍寺鎮打造特色産業“新引擎”驅動鄉村振興“加速跑”_fororder_圖片7

回龍寺鎮 供圖 新寧縣委宣傳部

  在該鎮楊橋村山谷間,湖南井田農業有限公司的石蛙養殖基地生機盎然。“我們採用‘蛙池生態循環+全鏈條産業運營’模式,種蛙池、蝌蚪池、孵化池形成生態閉環。”返鄉創業的負責人李代明介紹,300畝規劃基地一期已建成56畝,帶動周邊5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每年為村民增收超200萬元。車間裏,黃粉蟲養殖與石蛙養殖形成循環産業鏈,實現資源高效利用。

  與蛙鳴山谷相映成趣的,是楊橋村瀚瑞科電子有限公司車間裏的忙碌身影。該公司作為本土深耕電子線材領域的企業,自2018年落地以來,年産值穩定在1000萬元左右,累計創造400余個就業崗位。車間內,殘疾員工在特設崗位上熟練操作設備,構建起“就業幫扶+産業帶動”的鄉村振興實踐模式。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我們不僅要發展産業,更要承擔社會責任,讓特殊群體共享發展紅利。”

  沿著蜿蜒的鄉村公路前行,該鎮俄口村千畝煙稻輪作示範基地滿目蒼翠。煙葉隨風起伏,農戶們正搶抓農時進行田間管理。“煙稻輪作模式實現‘一季煙葉保增收、一季水稻穩糧倉’,我承包的200多畝地年收益可觀。”種植大戶周代鳳笑著説,她每年為村集體帶來30余萬元收益,還帶動周邊30余人就業。

  此外,在風神洞村,産業振興與生態宜居同頻共振。錯落有致的美麗庭院、色彩斑斕的文化墻繪與古色古香的名勝古跡相得益彰,吸引著大批遊客慕名而來。

  “我們將繼續深挖資源稟賦,讓産業振興成為鄉村振興的持久動力。”回龍寺鎮主要負責人表示。從生態養殖到電子製造,從高效農業到文旅融合,該鎮通過“煙稻輪作強農業、科技創新強産業、文旅融合美鄉村”的多軌發展,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村增美、農民增收的良性循環,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文 鄢躍斌 徐艷銘 鄭秉武)

編輯:周雨晴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