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夏州永靖縣小嶺鄉乘著東西部協作的東風,高品質發展庭院經濟,按照“群眾自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生態優先”原則,通過政策宣講、技術指導、資源整合,點燃了群眾參與熱情,將沉睡的庭院資源轉化為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棚內蔬菜
近日,小嶺鄉119戶監測戶迎來了一份“致富禮包”——11900隻雞苗陸續發放到戶,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發放現場熱鬧非凡,一輛輛滿載雞苗的運輸車整齊排列,鄉村幹部分工協作,仔細核對信息、登記數量,將一箱箱雞苗送到農戶手中。一筐筐毛茸茸的小雞仔嘰嘰喳喳,映襯著鄉親們舒展的笑顏。“這些雞苗個個精神抖擻,一看就是好品種!”土門村監測戶馬開錄小心翼翼地接過雞苗,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我家院子寬敞,早就想發展養殖了,現在好了,縣上免費送雞苗,還有專家教技術,我對增收致富更有信心了!”
發放雞苗
同時,通過縣上政策扶持,2025年為該鄉96戶一般戶、603戶脫貧戶與監測戶共計發放茄子、辣子、番茄等菜苗34950株,並結合小拱棚扶持項目,為蔬菜瓜果遮風擋雨,薄膜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棚內新栽的菜苗舒展嫩葉,房前屋後綠意盎然,承載著鄉親們對庭院經濟“種出好日子”的熱切期盼。
小嶺鄉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馬海峰介紹説:“庭院經濟雖‘小’,卻是聯結千家萬戶、激活鄉村內生動力的重要抓手。我們緊緊抓住縣上政策機遇,一方面積極落實雞苗、菜苗發放和小拱棚搭建等扶持措施;另一方面將著力強化市場對接,讓這些小庭院不僅産出豐饒,更要實現價值,真正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後花園。”
長勢喜人的瓜果蔬菜
庭院雖小,天地廣闊。當雞鳴聲喚醒農家清晨,當拱棚裏瓜果挂滿枝頭,當一份份庭院産出變成實實在在的收入,我們可以預見一條從“房前屋後”通向“市場櫃檯”的增收路徑正越走越寬。這生機盎然的庭院經濟,正為鄉村生活注入蓬勃活力,為共同富裕寫下生動注腳。(文/圖 永靖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