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中國,大河奔流……”近日,在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第五中學畢業典禮現場,主持演講社團的學子們以一曲《月光下的中國》拉開典禮帷幕,合唱社團用《起風了》與《北京東路的日子》傳遞祝福。
這場充滿儀式感的典禮,不僅是對畢業生的深情送別,更成為這所鄉村中學深耕“五育並舉”教育實踐的鮮活注腳。
平江五中畢業典禮現場 攝影 李雪
每當晨光初破,平江五中的操場便已是一片沸騰:籃球社團隊員在教練的指揮下演練三角進攻戰術、排球少女們于沙地訓練場“摸爬滾打”、跳繩社團以每分鐘200次的節奏劃出銀色弧線。
數據見證蛻變,三載耕耘終獲碩果:該校籃球隊首進縣賽八強、女排隊斬獲第六名、跳繩隊奪得團體第四;田徑新星彭鈺錦更以縣運會100米賽項第一、市運會三項項目第四的戰績刷新該校校史紀錄。如今,平江五中體育社團學生的體質健康達標率已從62%躍升至89%。
學生進行體育課程訓練 攝影 李雪
七年級學生羅炫的成長軌跡,則印證著家校協同的美育力量。
在音樂教師與家長共同制定的培養計劃下,這個曾怯于登臺的女孩,如今已能流暢演繹《月光奏鳴曲》,並在縣級才藝大賽中摘得桂冠。“媽媽陪我練琴,老師指導技法,讓我找到了藝術表達的自信。”羅炫笑容滿面。
在平江五中,和羅炫一樣,不少學生在藝術道路上不斷成長。其中,美術社團的孩子們將鄉土風情融入創作,金黃油菜花田、嫋嫋炊煙在畫布上定格成永恒,多幅作品在縣書畫賽中獲獎。
在提升學生智育水準方面,平江五中也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
主持朗誦社團通過“導師幫帶制”,讓一批又一批學生得到成長。“起初我念繞口令都會咬到舌頭。”學生賀闌珊加入社團後,在學長學姐和老師的幫助下,從練習發音、糾正儀態開始,不斷挑戰自我。如今八年級的他,已經能夠在校園活動中獨當一面。
此外,平江五中主持朗誦社團還構建了“階梯式培養體系”。該校通過低年級學生誦讀經典、高年級學生參與辯論和模擬新聞發佈會等實踐活動,助力學生成長。數據顯示,該社團成員語文優秀率較普通學生高出21%,語言能力測評平均分提升18分。
走進平江五中教學樓,入口處電子屏循環播放著德育微場景:主持社團走進鄉村宣講雷鋒故事的場景圖;美術社團繪製的“緬懷先烈”主題手抄報;毅行途中同學互助前行的身影……
學校推行的“德育積分制”將志願服務、文明行為量化為可感知的成長記錄,也讓抽象的品德教育具象為可感可知的生活場景,一塊塊展板,一個個故事,讓奉獻、團結、愛國的種子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芽。
野炊春遊活動更是平江五中勞育的生動課堂。
“先架三角灶,柴火要架空!”在活動現場,九年級學生向浩積極向同學們傳授經驗。拾柴生火、洗菜切配、掌勺烹飪……孩子們在田間地頭完成從“飯來張口”到“躬身勞作”的蛻變。當屢屢熄滅的灶火終於燃起,當親手烹制的青椒炒肉端上餐桌,歡呼聲與飯香一同在田野間飄蕩。
學生參加野炊春遊活動 攝影 李雪
從校本課程開發到社團矩陣構建,從實踐活動設計到評價體系完善,平江五中以精品社團為支點,以“五育融合”為筆,形成了“課程+社團+活動”三位一體的育人模式,在鄉土沃野上書寫著教育振興的答卷。(文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