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姐姐平安回來,這18年的等待都值了!”近日,在湖南永州東安東站出站口,李軍軍抱著“失而復得”的姐姐李衛平,聲音哽咽著説出這句深埋心底多年的話。至此,湖南新寧一渡水鎮這場跨越18年的團圓故事,在多方愛心接力下終於畫上圓滿句點。
李衛平姐弟倆相擁而泣 攝影 許毅
2007年,23歲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的李衛平,因輕信他人“打工賺錢”的謊言,被一句“錢不給我,就把你放到火車上,讓你坐到上海去”的威脅,從此踏上了漂泊之路。2008年8月,她在上海郊區被警方發現後送入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她每天都念叨著‘想回家’,在站內特別活躍,和工作人員感情很好。”管理二站救助甄別科職員儲文靜回憶,站內社工科多年來持續幫助她恢復社會功能,但由於她無法準確説出家庭信息,尋親始終無果。
轉機出現在2025年4月。公益團體“流浪者新生活”項目負責人金建帶領團隊接棒尋親:“我們給她看海量家鄉建築、方言場景圖片,錄製對話視頻發動全國志願者‘聽音辨地’,就是要把模糊的記憶碎片拼成回家地圖。”6月11日,邵東“讓愛回家”志願者羅翠娥將25秒尋親視頻配上字幕發佈網絡:“一聽那口音裏的‘一渡水’‘雙塘村’,我們邵陽人太熟悉了!連夜排查終於找到線索。”
6月24日返鄉當天,李軍軍早早守在出站口,翹首以盼的身影裏藏著18年的牽掛。當李衛平在工作人員陪同下走出站臺,兩人緊緊相擁的瞬間,積壓多年的思念傾瀉而出。傍晚的安陽村(原雙塘村)鞭炮齊鳴,年邁的父母顫抖著抱住女兒,喜極而泣。周邊村民和志願者們紅著眼眶見證這團圓時刻。“幫我找到家鄉,高興,見到爸爸媽媽了。”李衛平反復念叨的話語,讓在場所有人為之動容。
李衛平與家人團聚後與工作人員合影 攝影 許毅
據了解,新寧縣相關部門和志願者將持續跟進,協助李衛平辦理身份戶籍恢復手續,並落實幫扶政策。這場從“異鄉漂泊”到“故里團圓”的溫暖旅程,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團圓,更見證了無數愛心人士用行動編織的尋親網絡,奏響了一曲人間大愛之歌。(文 鄢躍斌 鄭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