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機作業擔主力 留足晚稻生育期 湖南“雙搶”拉開序幕
7月5日,雙峰縣荷葉鎮清泉村,農民駕駛收割機在收割早稻。小暑時節,當地農機部門加強各種農機調配,助力“雙搶”。李建新 孫彪 攝影報道(湖南圖片庫)
7月6日一大早,陽光灑向開闊平坦的洞庭湖平原,金色稻浪翻滾。湖南省沅江市草尾鎮種糧大戶童建華用上了兩台收割機,在田間緊張作業。
“得益於高標準農田和合理密植技術,加上天氣給力,今年早稻收成較為理想。”童建華説,今年雙搶農機當主力,新購入2台針對湖區泥濘水田量身定制的收割機,高效又減損,加高的底盤有效防止深陷,延長、優化後的脫粒裝置減少稻穀損失,作業效率提升7%。預計到7月18日,他家962畝雙季稻可以完成雙搶。
據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農情調度,今年早稻播栽面積1819萬畝,部分早熟品種已開鐮,大面積收割即將全面展開。此外,中稻已完成栽插2222萬畝,晚稻已完成播種1910萬畝、預計7月中旬開始栽插。
早稻早一日歸倉,就為晚稻多留一日生育期。為加快雙搶進度,全省大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和農機跨區作業,成立跨區機收接待服務站210個,培訓機手3.39萬多人,檢修各類農業機械28萬多臺。此外,各級農機、農技部門大力推廣機收減損裝備和技術,助力糧食增産增效。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要求,各地要搶收早稻、搶插晚稻,在穎殼90%變黃時搶晴收割;少部分生育期推遲的早稻,搶時間集中收割,為晚稻留足茬口;晚稻秧田加強肥水管理,不能及時移栽的超齡秧苗合理採取化控措施;科學研判天氣變化,防範高溫乾旱天氣影響,高度重視灌區儲水蓄水,保障秋糧生産用水。(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胡盼盼 通訊員 張海波 孫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