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一場別開生面的“博物館之夜”——“建築×即興”互動音樂會在長沙梅溪湖藝術博物館上演,將現代建築藝術與先鋒音樂探索巧妙融合,為現場觀眾帶來沉浸式視聽體驗。
音樂會現場 供圖 活動方
本次音樂會由青年即興鋼琴演奏家張脈予領銜的“無界聲”樂隊共同呈現。“這場音樂會,我們以建築為譜,選擇了建築師扎哈·哈迪德在設計梅溪湖藝術博物館時的三個核心理念作為創作源泉,分別是芙蓉花造型、非線性和解構主義。” 張脈予介紹。音樂會上,張脈予及其團隊運用即興創作手法,探索建築空間與聲音藝術的深層關聯。他們借鑒現代音樂大師的理念,通過自由的音響組織,打破傳統音樂的線性敘事,旨在聽覺上呼應扎哈·哈迪德充滿流動感與突破性的建築語言。
音樂會現場 供圖 活動方
作為長沙的文化地標之一,博物館猶如綻放在梅溪湖畔的芙蓉花。演奏中,樂隊巧妙地將建築的輪廓轉化為流動的音波,並用切分節奏模擬花瓣層層綻放的動態美感。
鼓手Gabino(右)與觀眾互動 攝影 席春燕
音樂會還特別設置了多個互動環節,賦予觀眾參與創作的角色。其中,全場靜默4分33秒的環節,觀眾的心跳成為了音樂的觸發點;外籍音樂人Gabino到觀眾席與不同年齡段觀眾熱情互動,清脆的鼓聲,傳遞著純粹的音樂樂趣。
此次融合建築空間、先鋒音樂與公眾參與的藝術實踐,旨在探索文化藝術表達的更多可能性,為公眾提供新穎的審美體驗,也體現了文化場館在推動藝術創新方面的積極作用。(文 席春燕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