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巨輪 揚帆全球
來源:海南日報  |  2025-07-23 10:10:16

  原標題:近千家航運企業紮根海南,海南國際航行船舶總噸位穩居全國第二,千億級航運産業集群加速崛起 海南巨輪 揚帆全球

海南巨輪 揚帆全球

海南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一階段)一期泊位,滿載集裝箱的輪船正在停靠,泊位上工作人員操控岸橋吊機進行裝卸作業。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元才 攝

  嚮往海南自貿港,遠洋漁業“國家隊”怎麼闖海?

  “剛剛在海南設立區域總部,又將3艘新船舶入籍‘中國洋浦港’。”日前,中水集團遠洋股份有限公司航運部總經理趙興法來到海南,緊鑼密鼓推進該公司在瓊投資業務的佈局落地。

  加入“中國洋浦港”,已成為航運企業青睞的選擇。五年前,伴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佈,“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政策應運而生。向著海南,向著大海,越來越多的國際船舶匯聚而來。截至目前,已有64艘國際船舶登記入籍,總載重噸超635萬,海南國際航行船舶總噸位穩居全國第二。

  船籍港相當於船舶的“戶口所在地”。受益於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中國洋浦港”這本“戶口簿”背後具有極高的含金量。

  萬噸外籍貨輪“新新山”輪迴國落戶,首選“中國洋浦港”。“進口‘零關稅’,省下超過5000萬元!”大連海大國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忠民説,海南自貿港交通工具及遊艇“零關稅”政策紅利,讓企業真切感受到了“真金白銀”的獲得感。

  “海南自貿港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感到暖心、安心,獲得感十足。”馬忠民還記得,企業提出入籍“中國洋浦港”意向後,海南海事局馬上安排專人“一對一”服務,開通“綠色通道”,實施極簡審批。“新新山”輪船舶登記一天搞定,拿到官方“戶口簿”。

  不僅如此,海南推行的“不停航辦證”服務,有效解決了以往因船舶轉籍而停航的困擾,不僅避免了船舶上百萬元的停航辦證損失,也增加了航運經營效益。

  除了境外船舶享受“零關稅”,另一重政策紅利也正惠及境內建造的船舶。海南國際船舶登記管理局副局長張丹竹介紹,“中國洋浦港”船籍港退稅政策帶來巨大的吸引力,航運企業在“中國洋浦港”登記並從事國際運輸的境內建造船舶可享受出口退稅政策。如“宏博16”輪,在國內建造,可享受出口退稅超千萬元,有效降低航運企業購船成本11%以上。

  “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是海南自貿港航運開放核心政策。面對這項新政策,海南大膽創新、先行先試,以制度集成創新推動政策紅利加速釋放。

  海南在洋浦設立全國唯一國際船舶登記機構——海南國際船舶登記管理局,首創“中國洋浦港”船籍港製度,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允許外國船檢機構入級檢驗,實行“全島一港”登記、“兩級審查”流程,推出英文船名、技術參數證明替代檢驗證書等便利措施,建立“一事聯辦”移籍和臨時登記機制,為全國國際船舶登記領域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了海南經驗。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黃澎介紹,海南自貿港推出系列重磅政策,全面降低航運企業運營成本。“雙15%”稅收優惠政策,疊加船舶退稅、進口“零關稅”、保稅油加注、啟運港退稅等系列政策,讓企業成本優勢顯著提升。據統計,“中國洋浦港”船籍港製度釋放強勁動能,累計為新造船舶退稅4億元、外籍船舶免稅超11億元。

  向海圖強,政策優勢加速轉化為産業發展優勢。

  船舶登記、船舶管理、航運交易、船舶租賃……海南自貿港不僅吸引大量航運企業註冊落戶,更推動産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截至目前,已有近千家航運企業紮根海南,一個千億元規模的港航物流産業集群正加速崛起。

  海南穩定運行集裝箱班輪航線72條,覆蓋全國主要港口,形成了“兼備內外貿、通達近遠洋”的航線新格局,為全省外貿高品質發展注入澎湃活力。2024年,海南外貿總值達2776.5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出口首次突破1000億元關口,同比增長43.5%。今年前5月,全省貨物進出口總額超1017億元。

  從“中國洋浦港”啟航,海南船隊挺向深藍、通達全球。越來越多“海南製造”更快進入全球市場,海南自貿港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廣。

  新輪船,新起點。展望未來,趙興法的新藍圖已敲定:以海南自貿港為支點,加快佈局東南亞至海南的冷鏈運輸專線,計劃將東南亞水産品運到洋浦加工,再輻射國內外市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通訊員 賈夢瑤)

編輯:甄鏡媛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