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亞洲數字經濟科學院院長:中國為引領全球數字經濟健康穩定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7-29 20:18:35

  國際在線專稿:“當下,科技鴻溝和‘小院高墻’現象引發人們對東西方各自為營、不相為謀的顧慮。然而,令人欣喜的是,中國始終張開雙臂,努力創造機會促進各方相互理解與支持。”近日,新加坡亞洲數字經濟科學院院長陳柏琿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高度讚揚中國為彌合數字鴻溝、引領全球數字經濟健康穩定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他呼籲各國加強合作,協商制定統一標準與規則,攜手推進數字領域共同繁榮。

新加坡亞洲數字經濟科學院院長:點讚中國標杆作用 呼籲國際合作推動數字經濟發展_fororder_67a444ebf1825d4809e7fdac4709adb(1)

新加坡亞洲數字經濟科學院院長陳柏琿(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陳柏琿指出,當前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極度不均衡。歐美等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發展勢頭迅猛,而非洲國家等全球南方成員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諸多方面卻資源匱乏。他強調,面對這種差距,各國應加強交流合作,增進友誼與了解,“發展較快的國家應當拉發展慢的國家一把,而發展慢的國家可以通過學習先進經驗並加以本地化應用,從而更好推動自身數字能力發展,最終實現全球數字經濟均衡發展。”

  陳柏琿肯定了中國在搭建溝通渠道、促進國家間交流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他對當下普遍存在的科技鴻溝和“小院高墻”現象表示擔憂,認為數字經濟的發展不僅涉及技術層面,還包括理論研究和場景應用等多個環節,這並非單一國家或地區能夠獨立完成,全世界必須聯合起來共同推動數字産業進步,而中國在這方面表現出來的積極與開放姿態值得讚賞。

  陳柏琿還表示,科技研發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數字經濟也不例外,中國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的進步令他深感震撼。他舉例稱,中國電動汽車智慧化操控系統具備自動泊車等功能,在新加坡尚不多見;中國的無人駕駛技術依託算力提升得以實現,給普通民眾帶來能夠切身感知的科技變化。今年,中國數字經濟領域亮點頻現。在北京舉辦的人形機器人馬拉松大賽上,機器人展示出自主跑步、越障等能力,驚艷海外觀眾;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上,有“杭州六小龍”之稱的強腦科技展示了其腦機介面技術,為殘障人士提供義肢,並將義肢與大腦神經結合,幫助用戶完成彈鋼琴、攀岩等複雜動作,令人感到不可思議……“這些事例都充分表明,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應用方面發展迅猛、成效顯著。”

  “從全球範圍看,中國在消費能力、人口規模、市場規模等多個方面綜合排名第一,”陳柏琿説道,“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經濟形式和模態,儘管其發展已有些時日,但全球標準仍不統一。在此背景下,中國可以帶頭制定一些數字經濟領域統一標準,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樹立良好標杆。”(宮夢薇)

編輯:馮啟坤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