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堂走出校園繪青綠畫卷
來源:浙江日報  |  2025-07-31 09:55:20

思政課堂走出校園繪青綠畫卷_fororder_zjrb2025073100010v03b002

學生們參觀湖州桑基魚塘系統歷史文化館。 潘馮豪 攝

  晨霧氤氳,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的桑基魚塘如一幅暈染的江南水墨。荻港魚莊內,“塘泥壅桑—桑葉養蠶—蠶沙喂魚”的生態循環——千年農遺的智慧正在非遺館負責人的講解中娓娓道來。“蠶沙掉進魚塘,魚兒長得胖胖的,塘泥又變成桑樹的肥料——這就是我發現的生態循環。”雙林鎮慶同小學學生吳辰宇和小夥伴們瞪大眼睛,指著循環示意圖興奮地説。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週年。南潯區教育局攜手浙江水利水電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南潯校區管理辦公室,以共建“水晶晶·潯思政” 品牌為引領,共同打造“青綠賦能·浙裏潯夢”大中小學同上一堂思政課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在桑基魚塘讀懂生態“小秘密”,成為南潯區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實踐課堂的生動一幕。

  活動中,不同學段的學生們在古老的生態價值鏈中,層層解碼農業生産和非遺精髓。走進桑基魚塘歷史文化館與綾絹傳承館,中學生對比《桑基魚塘農書》與現代技術,在“菖蒲驅蟲與智慧監測”“天然染料與環保理念”的碰撞中,求解生態“方程式”,理解古今智慧的辯證。在雙林古鎮,大學生結合余村5G養魚經驗,暢談“生態+科技+文化”共富新公式,探索“兩山”轉化的實現路徑。“守護生態就是守護綠色財富,傳承技藝能讓文化變現。”從魚塘到古鎮,從桑葉到綾絹,學子們接力感悟。

  “這場跨越學段的實踐探索,不僅成為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鮮活範本,更清晰勾勒出共富閉環,讓流淌千年的生態智慧在青春接力中綻放時代光芒。”南潯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張淑瑤)

  

編輯:閆寧鈺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