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竹節草”先後登陸浙江舟山和上海奉賢預計今日全省風雨天氣仍將繼續
7月30日下午,舟山市定海區金塘島大浦口泵站8台強排泵機全速轉動,把內河水強排入海。 通訊員 姚峰 攝
30日,颱風“竹節草”先後在浙江舟山朱家尖島和上海奉賢區沿海登陸,強度減弱為熱帶風暴級。當天19時,颱風位於上海市松江區境內,並以每小時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截至記者發稿時,省防指維持防颱風應急Ⅲ級響應不變。
受“竹節草”影響,30日浙中北一帶出現強降水,其中寧波、舟山、嘉興、紹興東部、杭州東部和湖州等地區有大到暴雨;夜間,湖州北部和嘉興北部地區局部有暴雨。預計31日,全省風雨繼續。浙北北部地區陰有陣雨,局部大到暴雨;大風影響也從浙北沿海向內陸轉移,浙北沿海海面和杭州灣水面最大陣風有10級,浙北內陸部分地區最大陣風達9級。
江河水位方面,截至30日20時,全省江河站有42站水位超警戒水位,其中17站超出保證水位,主要集中在寧波平原、杭嘉湖東部平原;運河水系和甬江2個流域先後發生編號洪水。為給後續強降水騰挪空間,水利部門加強水庫和平原河網調度工作,截至16時,沿海主要平原河網排水量達8.28億立方米,其中寧波平原2.61億立方米、紹興平原2.32億立方米;大中型水庫累計攔蓄水量5.79億立方米,累計預泄水量3.86億立方米。
地質和山洪災害風險方面,預計30日20時至31日20時,吳興區、德清縣、長興縣、安吉縣可能發生山洪災害(藍色預警);寧波市(海曙區、江北區、奉化區、余姚市)等部分地區地質災害氣象風險很高(紅色預警);寧波市(北侖區、鎮海區、鄞州區、象山縣、慈溪市)、湖州市(長興縣)、紹興市(新昌縣、嵊州市)等部分地區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高(橙色預警)。目前,自然資源部門正加強風險研判和點對點實時預警工作,已組織全省2641個網格責任人對5021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及風險防範區開展巡查。
颱風對農業生産造成一定影響,我省正搶抓時間強化生産恢復。截至30日16時,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共組織救災服務組673個、救災服務(專家)2244人,各地共組織調用農業機械328台套,發放田間管理技術資料1.475萬份。
針對重點區域可能發生的城市內澇積水和次生災害,國網浙江電力公司啟動“一市幫一縣”機制,截至30日,已落實發電車273輛、發電機898台,對47個孤島完成進駐。目前,全省電網安全平穩有序運行。
記者了解到,和往年相比,今年登陸浙江的颱風明顯偏多、偏早。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毛燕軍表示,常年平均登陸浙江的颱風為0.67個,而今年已登陸的就有2個,且都集中在7月,往年則是8月中旬之後。受此影響,7月1日至30日,全省平均降水量達260毫米左右,比常年同期偏多七成,其中杭州、蕭山、青田、溫嶺、玉環國家站破歷史同期降水最多紀錄。毛燕軍分析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海溫過高,一般海溫達到26.5℃以上,颱風形成條件就會大大增強,而目前海溫已達28℃以上;二是赤道輻合帶異常,相比常年同期,赤道附近低壓帶位置不僅偏北,還處於特別活躍的狀態;三是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在多重因素影響下,今年海面上的熱帶雲團格外多,更容易形成颱風。
值得一提的是,30日7時許,堪察加東岸遠海海域發生8.7級地震,引發越洋海嘯。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於12時發佈海嘯黃色預警,後經與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聯合會商研判,海嘯不會對我省沿海造成災害性影響,警報于當天下午解除。(記者 吉文磊 張源 來逸晨 胡靜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