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浙椒漁21111”船船長李供華通過“浙漁安”系統向台州市椒江區農業農村局和水利局報告出港計劃,“5月1日休漁到現在,我們已經修整完畢,這趟打算到大陳周邊海域捕撈水潺等漁獲,希望能大豐收!”
5日12時起,浙江省8000余艘專項特許捕撈漁船陸續出海生産,涉及桁桿拖蝦、籠壺類、刺網和燈光圍(敷)網等4種作業類型。專項特許捕撈是指在不影響伏季休漁秩序的前提下,科學利用特殊經濟品種資源的捕撈活動,需經過專門的申請審批流程。相比往年,今年專項特許漁船出海生産時間推遲4日,漁船總數有所減少;漁民辦證更加方便,管控措施更為規範。
台州市三門健跳港區,漁船奔赴東海“淘”鮮。 (浙江日報記者 許峰 葉劍鋒 通訊員 徐志敏 攝)
據悉,四種作業類型各有明確捕撈對象:桁桿拖蝦作業主要捕撈滑皮蝦、紅蝦、竹節蝦等;籠壺作業以梭子蟹、章魚等為目標;刺網作業主要對像是梭子蟹、小黃魚、蝦潺等;燈光圍(敷)網作業則針對鮐魚、魷魚、鲹類等。
據了解,“浙椒漁21111”必須在8日或9日返程,並將漁獲物定點帶回石浦或松浦閘,用於檢查漁獲的種類和作業方式。其間,“浙漁安”系統將時刻監測漁船的位置,避免超區域作業等違規行為。今年,全省有84艘在去年專項許可捕撈期間違規的漁船被取消專項申請資格。
“規範救生衣穿著、嚴格值班瞭望……”5日上午,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溫州多部門派出22艘執法船艇,在瑞安飛雲江、平陽鰲江一帶及龍港、洞頭重點漁港提前駐守開展抽查。此前,省海洋經濟發展廳已印發《關於切實做好8月5日專項捕撈生産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等,聯動沿海海洋漁業主管部門維護海上生産安全穩定。
伏休以來,全省各地利用窗口期提升人船安全水準。在舟山市普陀區,楷遠船舶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國達表示,企業已打造19艘安全引領漁船,除了消防、電氣等設備升級,今年還更換了駕駛室前墻銹蝕鋼板,讓漁船更加安全舒適。截至目前,全省開展船東船長“面對面”安全教育19.6萬人次,參加安全應急演練1.4萬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雙(單)拖網、帆張網等作業方式漁船仍處於伏休期,浙江將繼續加強伏季休漁秩序管控與執法監管力度。(記者 胡靜漪 通訊員 胡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