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身披“羊皮”,近距離觀測藏羚羊群助力科考 浙産機器狗勇闖可可西裏
偽裝成“機器藏羚羊”的絕影X30機器狗(白圈內)超近距離觀測藏羚羊群。 受訪者供圖
在海拔4800米的青海可可西裏卓乃湖畔,一隻特殊的“藏羚羊”悄然潛入遷徙的羊群。幾隻埋頭覓食的藏羚羊警覺地抬頭打量這位“新夥伴”,很快又放鬆了警惕,繼續低頭進食。這是近日發生在可可西裏的一幕。這只特殊的“藏羚羊”,是由杭州雲深處科技研發的絕影X30機器狗。經過精心“裝扮”的它,成功在藏羚羊群中“潛伏”下來,對其遷徙行為進行近距離觀測。
地處可可西裏腹地的卓乃湖,是藏羚羊的棲息地。可可西裏海拔高、高寒缺氧,加上天性警覺的藏羚羊對外在干擾較為敏感,科考人員常常在極端條件下開展工作,觀測距離有限,獲取數據效率低。
“今年年初,我們得知可可西裏無人區需要數字化監測羊群的解決方案,就馬上進行了聯繫。雲深處機器狗可在零下20℃的環境下作業,續航時間達2.5至4小時,在昏暗、強光、閃爍甚至沒有光源時,也能自主導航及作業,和無人區的極端環境匹配度很高。”雲深處科技市場品牌總監李陽介紹,4月開始他們就組建了可可西裏保護項目組展開攻堅,6月起前往可可西裏進行調試和科考觀測。
藏羚羊的研究和保護,需要依託科技的進步。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連新明表示:“‘機器藏羚羊’突破了人類觀測野生動物的常規距離限制,將為我國藏羚羊行為研究提供更加精準可靠的影像和數據。”
仔細觀察這只“藏羚羊”,它的“身體”是雲深處科技提供的絕影X30機器狗,依託360度全景鐳射雷達掃描技術,對羊群的運動軌跡及周圍環境數據“悉數收錄”。身上的毛皮,則由蘇州白鹿鳴團隊完成倣真動物外形製作。李陽告訴記者:“這是首只進入可可西裏無人區的機器狗,它以近乎‘零距離’伴隨式的觀測助力可可西裏的生態保護。”
科考觀測時,科考人員在不遠處操控手柄,“機器藏羚羊”慢慢與羊群融為一體,並跟隨著羊群在開闊地帶行走2公里。依託此前積累的人工智能學習和訓練,它從容不迫地應對著坎坷山路、泥濘濕地、雪地河流等複雜地形,實現近距離觀測和零干擾拍攝。
除此之外,雲深處科技另一款創新産品山貓M20輪足機器人,同樣在可可西裏科考任務中承擔重任。“它採用獨特的輪足設計,搭載先進AI運動控制演算法,有效解決了應急氧氣瓶、醫療設備等重型物資的運輸問題。”雲深處科技技術支持部工作人員賀亞彪説。
近年來,記錄、存儲藏羚羊遷徙數據的“移動哨兵”等科技項目,正陸續在可可西裏無人區實施。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可可西裏管理處執法監督科科長秋培扎西説:“更多機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動能’的加持,讓可可西裏的生態保護工作更高效、更環保、更人性。”(記者 丁珊 通訊員 張一昀 陳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