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兩“山塘”,組團蹚新路
來源:浙江日報  |  2025-08-18 10:07:22

  原標題:跨界融合改變浙滬兩個同名小村的面貌——南北兩“山塘”,組團蹚新路

南北兩“山塘”,組團蹚新路_fororder_zjrb2025081800001v01b005

  “明月山塘”景區裏,遊客在山塘橋上穿行。 受訪者供圖

  在浙滬邊界,一座百年古橋連接起兩個同名村:橋北,是上海市金山區廊下鎮山塘村;橋南,是平湖市廣陳鎮山塘村。南北兩“山塘”因分屬浙滬兩地,雖雞犬相聞,卻曾一度陷入不均衡發展的困境。

  山塘橋堍南北兩端,各延伸出一段老街。2016年,金建東剛當上南山塘村裏的書記時,他便常坐在村口橋頭看景,北望岸房成景,遊人如織;南望街巷破舊,門可羅雀。那時,金建東暗下決心:定要將村裏冷清的老街,變得像橋北一樣熱鬧……

  如今,他的願望成真了。

  週末清晨,初秋的微風將沉睡的老街喚醒。64歲的上海遊客何菊英和老姐妹們趕到南山塘的老街遊玩。先人手一杯手磨咖啡,再逛逛老街上的雜貨舖、糕點鋪、鈸子書場、江南民俗館。聽一段鈸子書,品一品平湖糟蛋,再拎一瓶老字號“老鼎豐”米醋回家。

  改變,始於2016年。 

  這年下半年,南北兩個山塘村,共同成立聯合黨支部,並逐步探索“毗鄰黨建”引領協同發展,合力推動“明月山塘”景區建設。自此,兩村開始以南北山塘為核心,統一建築風貌、共享旅遊資源、聯合招商運營,一邊修舊如舊,恢復老街舊貌,一邊引入各色業態,形成資源互補。如對比景區餐飲業態,橋南有平價土菜,橋北就改成了精緻融合料理;又如住宿,橋北面向年輕客群打造特色民宿,橋南則針對中老年遊客推出康養民宿,主打三天兩夜慢遊鄉村套餐。如今,山塘河1.7公里的南北兩岸,80多家店舖錯落分佈,國風民宿與網紅咖啡店比鄰而設。

  兩村心向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景區建設越來越好,業態越來越豐富,遊客也越來越多,上海的、浙江的、江蘇的……

  在橋南經營土菜館的宋建偉發現,原本只能擺3桌的小店,客人時常多到沒處坐。他把店舖從75平方米改擴建到了500平方米,能擺20桌,但週末節假日仍一座難求。時近中午,宋建偉奔波在廚房與桌臺間,手機響個不停。在宋建偉店裏,150多道特色土菜依據時令食材供應,開店6年,他加上了1000多個回頭客的微信。

  年輕人也回來了。鄉村文化空間主理人許昊創辦戲劇社,社員全是年輕人。18歲的平湖姑娘胡一一是團裏年紀最小的。她和夥伴們以“明月山塘”的故事為原型,搞起了短視頻、戲劇創作,已累計創作原創喜劇3部,發佈短視頻20多條。32歲平湖青年朱健,返鄉當起了茶空間主理人,每天鑽研新中式茶飲,“圈粉”長三角遊客。今年上半年,“明月山塘”景區共接待遊客40萬人次,實現總收入約2000萬元。

  以南北山塘為核心,“毗鄰黨建”的風吹到了周邊的小鎮小村。2019年,上海市金山區廊下鎮、呂巷鎮、張堰鎮和嘉興市平湖市廣陳鎮、新倉鎮共同簽署《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五鎮聯盟共建協議》,攜手制定發展規劃,將跨省文旅、農業産業等資源整合起來。6年來,五鎮攜手發佈各類建設項目約520個,總投資約288億元。

  南北山塘村持續發力,共建楓葉島、生態島文旅項目,引入網紅書店、咖啡吧、美術館,佈局高端旅遊路線;上海廊下鎮中華村農家樂訂單火熱,灶頭菜飯飄香,農戶自家種的蔬菜瓜果成了遊客最愛“伴手禮”;平湖廣陳鎮龍萌村打造村級民宿項目龍萌灣,如今每年能為村裏增收60多萬元,泗涇村文旅興村組建繡娘隊,搞起絨繡畫共富工坊,面向景區內外接單,定制文創産品……如今,兩地5個毗鄰的核心村,村經營性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2024年,五村的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223萬元。

  這種消弭邊界的合作模式,能否更深一度?今年,五村成立黨建工作協調會員會,攜手組建“大山塘”跨省組團發展片區,將“明月山塘”景區建設範圍從620畝擴大至1500畝,持續引入文化美食、非遺體驗、高端民宿等新興業態。

  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滋潤。五村攜手成立了山塘旅遊開發公司,帶動村民發展庭院經濟,以自主開設、合作經營等方式開設農家樂、民宿等業態65家,幫助400多人實現“家門口”就業,年均創收15萬多元。

  夕陽西下,晚霞如錦,山塘橋下,兩張八仙桌,6把小條凳,12名來自浙滬五村的黨員村民代表、村幹部圍坐一團,開始“板凳夜話”。

  “最近,生態島上的寂靜山塘共富工坊推出了意大利薄餅、糟蛋、咖啡三劍客套餐,客人評價很高。”金建東挑起話頭。“你們村的糟蛋工廠都投産,糟蛋味冰淇淋下半年能上架嗎?到時候也讓我嘗嘗鮮。”上海金山區山塘村黨總支副書記朱航天立馬笑著接話。“咱們村裏還有精釀啤酒、咖啡烘焙工廠好幾個新項目呢,往後景區裏美食就更多了!”南山塘村商戶何明月自豪道。(浙江日報記者 顧雨婷 見習記者 孔玉葉 通訊員 馬旻斐 陸麗君)

編輯:閆寧鈺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