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天水市秦安縣千戶鎮王嶺村始終執黨建之筆定向領航,以實幹之墨精耕細作,在鄉風文明建設與鄉村治理的沃土上深耕不輟,成效斐然。如今的村莊正以昂揚姿態奮力建設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而村規民約的制定與落地,恰似一股關鍵力量,牽引著整個村莊在文明和諧、富裕安康的新征程上穩步前行。
在黨建引領的旗幟下,王嶺村黨支部充分彰顯戰鬥堡壘的硬核力量,黨員幹部爭當先鋒、勇作表率,為鄉村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通過“主題黨日+群眾説事會、文明實踐”等活動,廣泛徵求村民意見,讓村民成為鄉村治理“主人翁”。昔日村民對村務不理解、不支持,如今主動參與,諸多問題經協商現場解決,群眾“心聲”化作“掌聲”。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常態化開展非遺展演、文化旅遊節、移風易俗宣傳、普法教育等活動,讓文明新風浸潤人心。同時,發揮鄉賢和能人效能,借其智慧資源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群眾議事和普法活動的召開
以“拆違治亂、基礎建設、環境整治”為主線,王嶺村大力整治人居環境:完成擋土墻310米,拆除空心院3座、殘垣斷壁8處、亂搭亂建13處,騰挪歸整柴草30處,修繕破損圍墻500平方米,建設花帶2.5公里,栽植冬青球、爬山虎等300余株。下一步將持續推進拆除、綠化美化及基礎設施建設,硬化産業路800米、砂化4公里,修建排水渠65米、防護欄4100余米、簡易垃圾收集點3處,助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王嶺村把村規民約作為移風易俗的重要抓手,抵制高額彩禮等陋習,塑形鑄魂雙管齊下。其內容涵蓋愛國愛黨、遵紀守法、鄰裡互助、尊老愛幼、移風易俗、環境整治、垃圾分類等方面,為村民提供行為準則。
環境整治後的新村貌
為讓村規民約深入人心,王嶺村多措並舉宣傳:村村通大喇叭定時播放,宣傳欄展示細則及典範,志願者入戶講解,開展文藝演出、知識競賽等活動,將其融入其中,讓村民潛移默化接受遵守。王嶺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韓靜説:“這幾年村上的變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從環境臟亂差到村容整潔美,從村民‘事不關己’到主動參與治理,從産業單一到多元發展,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黨建引領和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看著大家日子越過越有奔頭,我打心底裏高興。”
産業發展上,王嶺村結合自身優勢,發展花椒、蘋果、櫻桃、款冬花等特色産業。在杏樹灣流域,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基地+企業+農戶”模式,種植330畝中藥材款冬花,吸納60多人就近務工,帶動161戶種植中藥材。依託國家級3A 級景區——千戶杏樹灣景區,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開發鄉村旅遊項目,打造農家樂、採摘園等,吸引遊客,壯大村集體經濟。
花椒采收過程
如今的王嶺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鄰裡和睦,文明新風撲面。村民在村規民約引導下,自我管理、約束、服務意識增強,一幅“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鄉村治理新圖景,正在這裡生動鋪展。(文/圖 秦安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