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即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市啟幕,這是中國第五次主辦上合組織峰會,也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俄羅斯俄中商會會長巴維爾·基帕裏索夫(Pavel Petrovich Kiparisov)在接受國際在線專訪時表示,上合組織踐行的超越集團對抗思維的新型合作模式正吸引越來越多國家加入上合“朋友圈”,中國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尤為關鍵。基帕裏索夫認為,“上海精神”絕非概念口號,而是為全球治理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案。值此天津峰會召開之際,他堅信上合組織將譜寫更加輝煌的嶄新篇章。
俄中商會會長巴維爾·基帕裏索夫(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基帕裏索夫指出,歷經24年發展進程,上海合作組織構建起一種獨特且高效的國家間合作新模式,不同於西方集團對抗的舊思維,而是以建設性對話、相互尊重以及互利共贏為基礎,不斷擴大的上合“朋友圈”是這種模式極具吸引力的有力證明。自上合組織成立以來,“中國始終發揮著關鍵性、引領性作用,為組織制度建設及理念創新作出了難以估量的貢獻。”基帕裏索夫強調,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國際事務的積極參與方,中國為上合組織的發展實踐注入了戰略遠見。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中國更展現了卓越的領導力、高水準的責任擔當與對時代挑戰的深刻洞察。
“中國在加強成員國市場互聯互通、推進技術創新以及保障地區可持續增長方面付出了不懈努力。中國在經濟轉型、脫貧攻堅和科技現代化方面積累的經驗,對其他成員國來説有非常高的借鑒價值。”基帕裏索夫總結道,“因此,中國在上合組織框架下的角色是多維度的:既是協調者,也是建設性思想的提出者,更是上合組織國家一體化進程的核心驅動者。”
談及“上海精神”,他強調其本質遠超普通政治願景的範疇,而是一种經過實踐檢驗的有效理念,為構建21世紀健康、可持續的國際關係注入強大動能。“上海精神”所倡導的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核心內涵,不僅引發全球廣泛共鳴,更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替代方案,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形成鮮明對比。“上海精神”清晰昭示:唯有無條件尊重各國主權、兼顧各方正當關切並致力於展開建設性對話,才是確保全球持久穩定與共同繁榮的唯一正途。因此,“上海精神”堪稱是一套獨特的文明密碼,一種嶄新的國際互動範式,能夠成為構建更加公正、安全、多極化世界的堅實基石。
作為俄中商會會長,基帕裏索夫表示,當前,俄羅斯與中國已建立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在全球舞臺上共同捍衛多邊主義和國際法,這構成了上海合作組織內部穩定、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柱之一。展望未來,他期待俄中合作能夠在上合組織框架內提升至全新高度,通過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技術與綠色能源等領域共建聯合創新集群及研究中心,將歐亞大陸不僅打造成安全互利的空間,更塑造為全球技術創新與數字化轉型的樞紐之一。
基帕裏索夫認為,當前,構建公平正義的國際秩序、推動世界多極化發展的客觀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上海合作組織的重要性因此愈發凸顯。即將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正處在這一關鍵的歷史節點上。他援引一句中國諺語:“人心齊,泰山移”,稱這句話深刻詮釋了上合組織成員國合作的真諦。正因上合“大家庭”秉持共同意志和高度互信,邁出協調一致的步伐,才使各方得以攜手應對挑戰,跨越重重阻礙,為民眾創造繁榮的未來。他堅信,此次“大家庭”相聚天津必將再度彰顯成員國團結一致的決心,孕育更多豐碩成果,譜寫上海合作組織更加輝煌的嶄新篇章。(宮夢薇 黃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