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原街道打造的24小時不打烊的“文昌驛”服務驛站。 圖片由海鹽縣武原街道提供
“以前因為樓號牌的問題,我們騎手經常找不到,有的住戶自己也不清楚究竟住在幾號樓,然後配送就超時了,有時候甚至會送錯地方。現在樓號牌都標得清清楚楚,幾棟幾單元一下就找到了,送餐也快多了!”嘉興市海鹽縣武原街道蔣家橋社區外賣小哥朱家偉指著嶄新的樓道牌説道。
“尋路難”問題折射的正是新就業群體融入城市發展中面臨的諸多挑戰之一。武原街道始終關注新就業群體現實需求,以建設友好型城市為目標,系統構建多維度、全覆蓋的全方位服務體系,助力他們完成“城市客人”到“城市主人”的轉變。
武原街道蔣家橋社區是典型的老舊開放式小區,配送效率低下曾是困擾外賣、快遞員的常見難題。面對這一現狀,社區摸排並確定61處需更換的樓號牌,積極聯動社區內5家愛心企業籌集資金,推動樓號牌全面換新。如今,新樓號牌清晰標注了樓幢編號與出入口導向,既提升了外賣配送的效率,也成為武原街道社區與新就業群體之間良性互動的生動例證。
健康關懷是武原街道新就業群體服務體系的另一重要維度。武原街道聯合多家愛心醫院,持續五年組織健康關懷行動,已累計為全縣2000多名快遞和外賣從業人員提供免費體檢服務,建立起常態化的職業健康保障機制。這一舉措也激發了企業的參與熱情,海鹽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門站點積極響應,為旗下近200名騎手和兼職人員統一辦理體檢申請,進一步織密了新就業群體的健康防護網。
針對外賣、快遞從業人員普遍反映的“休息難、充電難、就餐難”等問題,武原街道聚焦新就業群體現實需求,聯合多方力量打造一站式服務驛站,構築起覆蓋全域的暖心服務網絡,切實改善了新就業群體的工作條件。武原街道協同縣委社會工作部與縣總工會共同打造了24小時不打烊的“文昌驛”服務驛站。驛站提供休息歇腳、免費飲水、充電熱餐及友好生活地圖等一站式便利,成為穿梭于城市街巷的勞動者們“不停歇的加油站”。目前,像“文昌驛”這樣的服務驛站,海鹽縣已建成111家,其中24小時開放站點達8家,而這張暖意綿延的服務網絡仍在不斷延伸中。(杜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