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土旱垣到德國餐桌——海原小茴香闖蕩國際市場
來源:寧夏日報  |  2025-09-05 09:03:10

從黃土旱垣到德國餐桌——海原小茴香闖蕩國際市場

小茴香種植區風景如畫。

  8月27日,淅淅瀝瀝的小雨已經連下了3天。海原縣西安鎮濕潤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獨特的辛香——那是一片片如綠毯般鋪展的小茴香田散發的芬芳。

  隨著小茴香日漸成熟,寧夏惠農植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強在辦公室坐不住了,每天都到田間巡視一番。1個多月後,産自這裡的54萬公斤小茴香將帶著300多戶農戶的期望,遠渡重洋抵達德國,成為異國餐桌上的新寵。

  去年,陳強成功將5萬公斤小茴香出口到德國;今年,訂單量猛增10倍有餘。“西安鎮的小茴香有數百年種植歷史,如今終於要大規模走出國門了!”站在田埂上,陳強難掩自豪。

  然而,這條國際之路並不平坦。西安鎮小茴香要走向世界,首先要在國內站穩腳跟。

  1995年,陳強退役後輾轉蘭州、廣州打拼。1999年,他在廣州發現,從家鄉帶來的小茴香深受朋友喜愛。這一發現點燃了他的創業火花:“西安鎮的人世代種植小茴香,為何不把家鄉的味道帶到南方?”

  説幹就幹。陳強和新婚妻子回到西安鎮,帶上小茴香重返廣州開拓市場。憑藉優良品質,很快打開銷路,從日銷幾百公斤到年銷超1000噸。此後,陳強將産品推廣至河北安國、安徽亳州等全國主要藥材市場,逐步打響品牌。

  2005年,陳強萌生了讓小茴香走出國門的想法,但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2008年,經香港一位金融高管的推薦,他首次將小茴香展示給外商,卻因缺乏規模化種植、品質不穩定等問題遭拒。“那時候我們無法滿足國外客戶對標準化、大批量供貨的需求。”回憶往事,陳強感慨萬千。

  2011年,他作出抉擇:回鄉創業,振興小茴香産業!他拿出本打算在廣州買房的積蓄,投資建設了5000平方米的倉儲基地。

  陳強深入調研後發現,制約産業發展的核心問題是灌溉——長期使用地下水導致土壤鹽漬化,地下水位下降又加劇了灌溉難度,形成惡性循環。

  轉機出現在2024年。西安鎮實施供水工程,推廣高效節灌“五統一”種植模式和覆膜滴灌技術,推動小茴香産業向規模化、集約化轉型。“全鎮種植面積達2.2萬畝,新技術使畝均增産20%,鹽漬化問題得到有效緩解。”西安鎮黨委書記陳冬子介紹。

  種植問題解決了,但要讓小茴香真正闖世界,還需提升産品附加值。

  陳強成立寧夏惠農植物科技有限公司,引進全鏈條生産線,通過烘乾、除塵、精篩等工藝,將小茴香的純度和品質推向新高度。

  2023年,陳強在廣州結識了一位德國香料公司負責人,對方對小茴香的品質讚不絕口。2024年,他主動聯繫對方,成功拿下5萬公斤訂單,並嚴格按照歐盟標準組織生産。

  “首單必須成功,否則可能永遠失去機會。”陳強深知這一戰的重要性。最終,首批低農殘、無公害的小茴香順利通過德國客戶驗收,2025年訂單量飆升至54萬公斤。

  如今,陳強聯合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帶動近300戶農戶共同承接訂單。海原縣關橋、曹洼等鄉鎮的種植戶也紛紛加入,按照出口標準種植。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年出口量突破2000噸,讓更多農戶共享國際市場的紅利。

  小雨依舊輕柔地落在茴香田上,但這一次,田間的香氣註定要飄得更遠……(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段 春 見習記者 楊月兒 王 強 李 萌 文/圖)

編輯:王悅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