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長春大學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新生——19歲的張功潤,來自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雙目失明。
在今年的高考中,他以576分的優異成績考入長春大學的針灸推拿學專業。
張功潤出生便患有多种先天性眼疾,僅存微弱光感。父母帶他輾轉長沙、廣州等多地求醫,卻終獲“無法治愈”的診斷。面對現實,張功潤母親楊立嬌毅然選擇另一種方式的堅守:不讓兒子因殘疾而自我設限,從小便把張功潤當正常孩子培養,要求他學會洗衣、做飯、炒菜。
從小學到高中,張功潤在長沙特殊教育學校度過了13載春秋,一直成績優異。初中時,他曾參加第十屆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榮獲一等獎。
憑著優異成績升入高中後,課程難度大增,尤其數學、物理等理科科目極具挑戰。對此,張功潤想出了一個獨特的方法——使用3D列印筆將幾何圖形列印出來,通過觸摸來理解空間結構,一點點攻克難題。
張功潤平時使用盲文寫字板和3D列印筆學習 攝影 呂偉銘
“高中學習壓力大時,他會主動帶著同學唱歌緩解壓力,幫助同學排憂解難。”班主任張瑞娟印象裏的張功潤,樂觀向上、熱心助人。他這種樂觀的心態,感染著班裏每一位同學。
張功潤在求學之路上得以堅持,除了對知識的渴望,還得益於家人的支持。他的爺爺張波在長沙陪伴七年,後因病回家休養。父親張爾琳為了讓他不缺家庭的溫暖,在長沙租房四年,照顧他的同時兼顧城步的工作,不辭辛勞地兩地奔波。
當長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送達時,這位堅強的父親喜極而泣。張功潤特意給父親寫了一封信,字裏行間滿是感恩之情。
張功潤(左)和父親張爾琳(右) 攝影 呂偉銘
面對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張功潤充滿期待。除了主修針灸推拿專業,他還計劃選修漢語言文學,延續對寫作的熱愛。“希望殘疾人朋友多學習新事物,善用科技輔助生活,多出去走走,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他笑著説。
光明在心,何懼黑暗?他的人生新章,才剛剛開始。(文 呂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