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年打磨、九改劇本、“大咖”匯聚 瓊劇《黃道婆》衝擊白玉蘭獎

瓊劇《黃道婆》亮相上海臨港演藝中心。通訊員 梁學武 攝
海南與上海,瓊劇與白玉蘭,9月11日,它們被“黃道婆”用棉線串聯。當晚,海南省瓊劇院大型原創瓊劇《黃道婆》亮相上海臨港演藝中心,代表瓊劇首次參評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
這部原創瓊劇聚焦宋末元初的傳奇故事:松江黃四娘漂泊崖州,拜黎族峒主為師,苦學織錦,與木匠宋五哥攜手創制二錠紡車,三十餘年如一日,種棉授徒,終使崖州布遠銷四海,被尊為“黃道婆”。此時童年摯友千里尋來,泣訴松江百姓衣不蔽體、織坊凋零。黃道婆決然辭別崖州親人,懷抱棉種,重返故土,重燃江南棉業之火。
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創立於1989年,是中國最具權威性、專業性與影響力的戲劇獎項之一。
當天21時許,演出在觀眾的掌聲中落幕,台下掌聲經久不息、余韻綿長。上海市民方女士説:“原以為瓊劇會有語言隔閡,沒想到我完全被劇情和表演打動了!希望今後能有更多優秀瓊劇來上海,讓我們多感受這種地方劇種的魅力!”
“這部作品是海南省瓊劇院歷時近三年精心打磨、傾注全院之力打造的一部重點劇目。”海南省瓊劇院院長楊濟銘説,從2022年初啟動策劃以來,劇本歷經九次重大修改,同時特邀上海著名導演王青執導,匯聚了國內一流的編劇、作曲、舞美、燈光、服裝設計等專業力量,還有兩位梅花獎得主——林川媚、符傳傑,以及青年領軍人物張昌義等演出,凝聚著幾代瓊劇人的心血。
據了解,第34屆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的獲獎名單,將於2026年3月公佈。接下來,瓊劇《黃道婆》還將走進東華大學、上海藝海劇院等地演出,並赴浙江溫州參加第十九屆中國戲劇節展演。(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