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台灣青年。最近我走進電影院,觀看完電影《窗外是藍星》後,感觸頗多。這部電影帶領觀眾們感受了一場充滿中國式太空美學的奇妙旅程。它所呈現的震撼畫面與先進的8K技術,讓我深切感受到了大陸航天事業的輝煌發展,更讓我在情感上産生了強烈的共鳴。
影片《窗外是藍星》以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首次執行在軌駐留6個月任務為藍本,主要畫面由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作為攝影師在中國空間站拍攝,第一次全景式記錄了航天員從出發到太空工作生活再到返回地面的完整過程。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執行繁重科研任務的間隙,還要使用8K超高清太空攝影機完成拍攝,這真的令人十分敬佩。這種拍攝跟我們在陸地上的普通拍攝完全不一樣。航天員們需要克服諸如火箭發射時的劇烈震動、失重狀態下拍攝運鏡等很多難點,著實不易。
影片展現出大量前所未見的太空景象,也呈現了許多太空生活不為人知的細節。尤其透過女航天員王亞平的視角進行第一人稱的講述,使得影片多了許多細膩情感和溫暖原素。例如,航天員們在太空站的日常工作中,不僅要面對複雜的科學實驗和繁重的各項任務,還要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問題,如飲食、運動和睡眠等。影片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將這些平凡的細節呈現得非常生動鮮活。航天員在失重環境裏用小叉子吃餃子的情節至今仍深深印刻在我腦海裏。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通過影片,我看到了航天員們在太空過春節的真實畫面。空間站裏挂起了紅色對聯,翟志剛、葉光富穿起了喜慶的唐裝。航天員們輕巧地追逐著空中飄舞的餃子顆粒,大家説説笑笑,享受著這份獨屬於太空的樂趣。在空間站,航天員們也收看了春節聯歡晚會,與地球上的我們一起倒計時,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原來,航天員也過著和我們一樣的日常生活。瞬間,我就感覺遙遠而神秘的太空也不是那麼遙遠和神秘了,空間站也成了家的樣子。電影畫面帶來的溫馨感受令我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中蘊含著諸多宇宙哲思。當航天員在太空站的舷窗前俯瞰地球時,大陸的輪廓、海洋的蔚藍、極光的舞動,這些超高清畫面無不傳遞著萬物的神奇與宇宙的浩瀚。那種對生命、對宇宙的熱愛和敬畏令人動容,也極易引發人們對地球和宇宙的深思。地球在太空中的模樣,令每一個觀眾都會感受到一種無法言喻的震撼。這種從太空角度看人類家園的方式,不僅是對科學探索的致敬,更是對人類未來的深刻思考。另外,當看到王亞平在空間站裏的太空課堂上開展一項項太空科學實驗,通過鏡頭向社會公眾開展科普教育時,我意識到,我們所面對的宇宙是如此浩瀚與神秘,人類在其中是如此渺小,我們人類未來依然要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不斷追求與奮進。
對於觀眾而言,《窗外是藍星》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次太空之旅,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震撼的視覺體驗,更是人類對探索宇宙的深刻思考。我相信,《窗外是藍星》傳遞出來的航天精神和對未來的憧憬將激勵更多的人走向科技探索的道路。我相信,屬於我們華夏民族的飛天夢想一定會飛得更高、更遠。(作者:金目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