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天津市寶坻區召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新聞發佈會。區委書記毛勁松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發佈會,圍繞戰略地位提升、發展品質升級、民生福祉增強等核心議題,系統介紹寶坻區五年來的發展成就,並就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建設、城市更新、交通體系構建、營商環境優化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新聞發佈會現場 供圖 天津市政府新聞辦
發佈會現場,毛勁松書記以“砥礪奮進書寫寶坻實踐,善作善成交出發展答卷”為主題,點明寶坻區五年來的亮眼成績單。他指出,五年來寶坻始終錨定“龍頭帶動、規劃牽動、創新驅動”等“六動”原則,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中實現戰略地位、發展品質、民生福祉“三新”突破——戰略上納入京津協同重點規劃,經濟上實現GDP較“十三五”末提升22%,民生上推動近10萬群眾喜遷新居,農村居民收入增長跑贏GDP增速。
在記者提問環節,各部門負責人針對重點領域工作展開詳細解讀。針對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建設成效,毛勁松書記強調,該科技城作為京津“雙城記”重點合作平臺,已入駐市場主體1883個,固投、稅收保持兩位數增長。通過建立市級會商協調機制、深化與中關村資源聯動、移植203項“中關村服務包”、推進“産城人文”融合配套,科技城不僅成為“京津研發、寶坻轉化”的關鍵節點,更入選天開園空間佈局,加速崛起為“浪漫活力之城”。
談及城市更新與智慧城市建設,區住建委主任張洪印介紹,寶坻以“一核兩翼”發展格局為抓手,完成全市最大規模棚改,同步兌現26所學校、41條道路等配套設施;投入7.99億元改造36個老舊小區,並建成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開通天津首條智慧網聯公交,實現“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市”建設目標,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9.14平方米。
交通體系構建方面,區交通局局長劉東曉用“高鐵時代+微循環暢通”總結成果:京唐、京濱高鐵開通後,寶坻站日均發送旅客超1500人次,較開通初期翻倍;公路總里程達2235公里,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開通京津冀首條智慧網聯公交、2條跨省公交專線,實現“15分鐘通達高速口、高鐵站,60分鐘通達京津冀中心地帶”。
營商環境優化上,區政務服務辦主任吳慶娟表示,寶坻通過建立“政企同行”機制、推出“拿地即開工”“654陪跑”等改革,456項政策落地見效,12項舉措成市級典型案例;政務服務實現555項事項“無差別受理”、148項事項京津冀“跨區域通辦”,市級重點項目三一重能從立項到開工僅用21天,彰顯“寶坻速度”。
發佈會最後,毛勁松書記發出邀請,歡迎媒體朋友走進寶坻,見證其加快建設“開放寶地、創新高地、水韻勝地、樂享福地”的新進程。寶坻將持續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天津動能。(文 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