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評 | 年內首次降息 “抗通脹”與“保就業”美國陷入兩難境地
來源:環球資訊廣播  |  2025-09-18 22:05:52

  北京時間18日淩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結束了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4.00%至4.25%之間。這是美聯儲2025年第一次降息,也是繼2024年三次降息後繼續降息。看似“沒有意外”、“符合市場預期”的降息背後,充斥的是混亂和各方博弈。

  由於承受的政治壓力顯著增大,美聯儲本次降息的理由、幅度,未來會否繼續降息以及美聯儲獨立性等受到廣泛關注。這是美聯儲的專業理性操作嗎?此次降息將對美國與全球經濟走勢産生哪些影響?

  “抗通脹”VS.“保就業” 美聯儲陷入兩難境地?

  在市場看來,美國就業市場的疲軟表現成為美聯儲本次降息的首要考量。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何偉文分析認為:

  考慮到美國不斷上漲的物價,現在並不是美聯儲降息的好時機,但考慮到就業形勢加劇惡化的現實,美聯儲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這也意味著美聯儲的政策重心從“抑制通脹”轉向“提振就業”。

  問題的關鍵在於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導致了就業市場的低迷,而非美聯儲的政策。過度的貨幣寬鬆非但無法解決就業問題,反而可能加劇通脹,使美國經濟陷入“輕度滯脹”的狀態。

閃評 | 年內首次降息 “抗通脹”與“保就業”美國陷入兩難境地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截圖

  “鴿派行動” VS.“鷹派言論” 美聯儲今年還會降息嗎?

  根據美聯儲最新發佈的利率預測“點陣圖”,19名美聯儲官員中,有9人預計在今年餘下的兩次貨幣政策會議上各再降息25個基點;有1人甚至預計再降息125個基點;另有9人預計再降息1次甚至不降息。

閃評 | 年內首次降息 “抗通脹”與“保就業”美國陷入兩難境地

  美聯儲發佈的“點陣圖”

  分析認為,這顯示出美聯儲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內部對於今年是否需要進一步降息存在嚴重分歧。同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此次降息定性為“風險管理式”舉措,並重申美聯儲將“逐次會議做決策”,不急於迅速行動。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晉斌認為,儘管最新的“點陣圖”暗示今年將有更多降息,但考慮到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對通脹的衝擊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因此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強調勞動力市場疲軟的同時,淡化了激進寬鬆的可能性,因此並沒有預設未來的降息路徑。

  何偉文則認為,9月和10月的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以及就業數據,將是美聯儲在今年餘下的兩次議息會議上選擇是否繼續降息,以及降息幅度多大的重要考量因素。

  美聯儲降息 對全球資本流動和外匯市場影響幾何?

  王晉斌認為,隨著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下行,會有部分資本外流,因此其他國家和地區需要做好跨境資本管理流動對其金融市場的衝擊。他還表示: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以及未來的降息預期,會使得美元指數下行或者説美元走軟,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其他外匯市場的匯率壓力;但考慮到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目前維持在4.00%至4.25%之間,顯著高於美聯儲未來的中期利率水準,因此對其他外匯市場的減壓效果有限。

  特朗普首席經濟顧問加入 美聯儲還能否保持獨立性?

  在本次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投票的12名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委員中,有11人都支持降息25個基點,只有斯蒂芬·米蘭認為應該降息50個基點,他是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親密盟友,在本次議息會議舉行前一天剛剛獲得FOMC委員的任命。

閃評 | 年內首次降息 “抗通脹”與“保就業”美國陷入兩難境地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網站報道截圖

  在此次會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鮑威爾表示將堅定維護美聯儲的獨立性,除了抗通脹和穩就業的“雙重使命”,沒有考慮以其他方式納入“第三使命”。

  但是,特朗普自今年1月就任總統以來持續施壓美聯儲降息。包括持續批評利率政策、任命白宮親信進入理事會、試圖解雇美聯儲理事庫克等一系列舉動都讓外界擔憂美聯儲被政治綁架,將在壓力下喪失獨立性。對此,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何偉文分析認為:

閃評 | 年內首次降息 “抗通脹”與“保就業”美國陷入兩難境地

  彭博社網站報道截圖

  與特朗普近日表示預計美聯儲本週將“大幅降息(Big Cut)”相比,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的幅度,顯然不會讓特朗普滿意,但也顯示出特朗普與鮑威爾之間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妥協。預計未來,白宮與美聯儲之間,仍將維持“鬥而不破”的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鮑威爾的任期將於2026年5月結束,特朗普對其繼任者的提名勢必摻雜政治因素,也勢必會對美聯儲的獨立性造成進一步衝擊。

  策劃 楊卓英

  編輯 單姍

  簽審 楊卓英 鄒浩宇

編輯:韓基韜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