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新疆且末縣,一望無際的沙漠中悄然生長出幾片新綠洲。像這樣從沙地改造而來的農田,且末縣這幾年增加到了6萬多畝。十多年來,新疆從沙漠戈壁中開墾綠洲,糧食種植面積增加了1200多萬畝,成為中國糧食産能增量最多的省區。當地種植大戶劉勇説,“沙漠裏種出了希望,這比金子還珍貴”。
今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週年。像這樣“希望比金子珍貴”的故事在天山南北處處可見。這一點在中國官方19日發佈的《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實踐》白皮書中得到了印證。這份約2.1萬字的白皮書,以豐富的史料和翔實的數據,充分展示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成就、因何取得以及未來如何推進高品質發展。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民族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賈春陽認為,這份白皮書既是對新疆過去70年發展成就尤其是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系統總結,也是對未來新疆工作的清晰展望,具有重大意義。
觀察近年來的國際輿論場,關於中國新疆的雜音從未停歇。美西方某些人炮製出所謂“種族滅絕”、“強迫勞動”等虛假敘事,並借此發起一輪又一輪制裁,企圖“以疆制華”。但謊言重復一千遍仍是謊言。透過白皮書,外界看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疆實踐,看到了新時代中國共産黨治疆方略的顯著成效。
穩定是新疆的頭等大事。新疆人民曾飽受暴恐之害,中國政府依法開展的反恐與去極端化鬥爭,顯著改善了當地社會治安狀況。今日之新疆,已連續多年沒有發生暴恐事件,各族民眾安全感滿意度連續5年保持在99%以上。2024年新疆接待遊客突破3億人次,大家紛紛為穩定、和諧、安全的新疆點讚。古巴駐華大使白詩德近日表示,新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安全穩定讓他印象深刻。
發展是穩定的保障。對於新疆民眾來説,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是:2020年底,困擾新疆數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新疆同全國其他省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經濟數據看,新疆經濟總量從1955年的12.31億元增至2024年突破兩萬億元,低空經濟、新能源等新興産業蓬勃發展,在高品質發展賽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這樣的發展變化體現在新疆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曾經在和田地區工作過,那時的和田,馬路上水泄不通都是毛驢車,如今毛驢車進了博物館,家家戶戶都是電動車、摩托車、小汽車。”在當天舉行的白皮書發佈會上,一位新疆官員的分享令人印象深刻。數據顯示,70年來,新疆的人均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0歲提高到2024年的77歲;2024年,當地就業總人數比2012年增長11.6%,達到1391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邁上3萬元臺階;九年義務教育的鞏固率達到99%以上……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新疆各族民眾的錢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甜。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葉爾梅克巴耶夫近期踏訪新疆後表示,“我親身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
如今的新疆還有一張亮麗名片——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2024年,中歐(中亞)班列過境新疆1.64萬列;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中外客商絡繹不絕……新疆進出口貿易連續三年每年跨越一個千億級臺階,增長至4341億元。如今,新疆與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往來。人們看到,新疆哈密的風機在烏茲別克斯坦草原上轉動,哈薩克斯坦的麵粉在新疆的馕坑裏變成香噴噴的烤包子……隨著中國向西開放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推進,新疆正成為亞歐黃金通道與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而一個穩定、發展、開放的新疆,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詩和遠方”。2024年,新疆接待境外遊客超500萬人次,同比增長46%。這些境外遊客也成了新疆發展故事的見證者。美國網紅丹尼·海防説:“我們從西方媒體中看到的通常不是正面的故事,現在沉浸在新疆積極向上的氛圍中真是太好了!”澳大利亞《亞太防務報道》主編伯格曼參觀新疆後表示,能清晰地感受到當地歷史和文化得到了充分尊重。
今日之新疆,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生態友好、人民安居樂業……這是對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最好的落實與印證。正是在這一科學方略的指引下,新疆各項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步入發展最好、變化最大、各族民眾得實惠最多的歷史時期。
走過70年,新疆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在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指引下,新疆的高品質發展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歡迎更多的外國朋友來這裡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大美新疆,共享發展機遇。
(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