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塑膠及橡膠博覽會正式開幕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阮佳聞):當地時間8日,全球塑膠與橡膠工業的頂級盛會——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塑膠及橡膠博覽會正式開幕。展會將持續至15日,吸引了來自66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200家參展商齊聚一堂,共同呈現行業的最新趨勢與前沿技術。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橡塑行業展會,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塑膠及橡膠博覽會每三年舉辦一次,被視為行業的“風向標”。本屆展會聚焦人工智能、循環經濟與可持續材料等前沿議題,勾勒出行業綠色轉型與高品質發展的未來圖景,預計將吸引約18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觀眾。
杜塞爾多夫展覽集團公司首席運營官馬睿博接受總臺記者專訪
據主辦方負責人、杜塞爾多夫展覽集團公司首席運營官馬睿博(外文名:馬留斯·貝勒曼)介紹,今年展會的展覽面積與參展商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企業數量顯著增加——從上一屆的310家增至約460家,漲幅接近50%,數量僅次於東道國德國,充分展現出中國企業在全球橡塑産業鏈中的重要地位:“不僅僅是數量,更是品質。我們看到中國企業真正將先進技術帶入市場,有些甚至是在展會進行全球首發。同時,中國企業積極探索循環經濟領域。在塑膠與橡膠行業中,這正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我認為,中國在推動整個行業發展,尤其是在可持續領域樹立標杆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智慧化生産設備到生物基塑膠方案,從新材料研發到綠色製造升級,中國企業集中展示産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的最新成果,贏得了國際業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評價。
法國展商法布裏斯·吉列爾曼接受總臺記者專訪
今年首次參展的國家能源集團帶來了煤基新材料的系列創新成果,展現出中國煤化工産業綠色低碳轉型的新動能,從傳統煤制化學品向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産品延伸。已連續參加六屆展會的法國展商法布裏斯·吉列爾曼告訴記者,與國家能源集團的合作讓他看到了中國能源企業在綠色化、循環化發展上的新思路:“如今塑膠行業正在經歷巨大變革。我們觀察到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快速發展與成長,不僅在規模和體量上引人注目,更在創新和新産品開發方面表現突出。今天的中國已不再只是參與者,而是新技術的引領者。”
德國科思創首席創意官莫妮克·布赫接受總臺記者專訪
多位國際業內人士指出,過去幾年間,中國企業已逐步實現從“規模參與者”向“技術引領者”的角色轉變,在創新能力、研發投入與産品品質等方面展現出強勁的國際競爭力。德國材料製造商科思創董事會成員、首席創意官莫妮克·布赫表示,與中國的合作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創新效率,也推動了可持續理念的落地:“除了在中國的運營業務外,我們在上海還設有技術中心,為中國以及亞洲提供創新支持,有時也會推廣到世界其他地區。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執行速度——一切都更高效、不斷突破極限。不僅僅是創新,還有對可持續發展的執著追求,無論是降低碳足跡還是循環利用材料。因此,與中國在整個價值鏈上的合作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
隨著中國在全球橡塑産業鏈中的角色不斷深化,越來越多國際企業將中國視為推動全球創新的重要策源地。高效的本土研發體系、開放的合作姿態以及對綠色發展的堅定投入,正讓“中國創新”成為全球産業變革中的關鍵力量。
從技術突破到理念引領,從本土實踐到全球協作,中國企業正以行動詮釋開放合作與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