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中歐班列(長沙)開行量增長111%
來源:長沙晚報  |  2025-10-15 09:08:06

  原標題:三季度中歐班列(長沙)開行量增長111%   常態化運行“精品線路”12條 輻射歐亞大陸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個城市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eab9d019d5642a50295bba69102db10ewatermark168eeb0e3a46a6

三季度,中歐班列(長沙)進出境開行363列,同比增長111%。長沙晚報通訊員張文博供圖

  目前,中歐班列(長沙)常態化運行“精品線路”12條

  輻射歐亞大陸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個城市

  三季度,中歐班列(長沙)進出境開行363列 同比增長111%

  標箱數29828箱 同比增長111.5%

  貨值48.01億元 同比增長14.9%

  10月14日,長沙海關所屬星沙海關發佈消息,三季度,中歐班列(長沙)進出境開行363列,同比增長111%;標箱數29828箱,同比增長111.5%;貨值48.01億元,同比增長14.9%,運輸效率進一步提升。

  中歐班列(長沙)累計開行超6000列

  橘紅色的龍門吊在鐵路軌道上空來回遊走,把一個個裝載汽車及零配件、工程機械、家用電器等貨物的集裝箱準確地吊裝到列車上……長沙國際鐵路港一派繁忙的景象。

  “穩定的鐵路物流為企業‘出海’拓寬了通道。目前我們服務的近400家生産企業通過中歐班列(長沙)發運貨物,出口産品涵蓋汽車、工程機械、服裝、家電、玩具等30多個品類。”湖南外運報關公司經理曹志娟告訴記者。

  中歐班列(長沙)已連續4年保持千列規模,連續6年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從2014年10月首發至今,中歐班列(長沙)已累計開行超6000列。今年2月,長沙市成功獲批國家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成為全國14個獲批城市之一。中歐班列(長沙)如鋼鐵駝隊,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為長沙對外貿易打開了一扇扇新窗口。“過去汽車海運出口需要45天至60天,如今中歐班列(長沙)只需15天。”中聯重科海外公司副總經理伍偉恒表示,高效、安全、暢通的物流體系,為工程機械設備出口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從“小件”到“大件”,為企業帶來更多便利

  從最初運載電子産品等“小件”貨物,到如今涵蓋汽車、工程機械等“大件”産品,中歐班列(長沙)不斷拓寬湖南製造的國際軌道。湖南是工程機械類産品製造大省,大型工程機械常常面臨體積大、品質重、非標件裝箱運輸不便等難題。如何更好地服務進出口企業,幫助解決企業難題?去年以來,長沙海關所屬星沙海關聯合湖南中南國際陸港、長沙國際鐵路港等部門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不斷推動中歐班列與湖南本土製造業深度融合,在創新國際運輸解決方案和通道新方式上進行大膽嘗試。經過多次設計與工藝改造,設計了適應體積大、品質重、非尺規寸重工裝備的裝箱輔助架構,班列可根據不同企業貨物規格特點,量身定制運輸專列,讓企業原本無法正常裝入集裝箱的貨物成功裝箱,在國內創新實現了“非標産品適箱化改造”,突破了重工裝備出海的集裝箱規格限制,成本也大幅降低,有效解決了重大裝備運輸難題。中聯重科、星邦智慧、吉利汽車等大批企業受益,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常態化運行“精品線路”12條

  目前,中歐班列(長沙)常態化運行“精品線路”12條,輻射歐亞大陸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個城市。班列運載的出口貨物中,日用品、消費電子産品等小宗拼箱貨物佔比近50%,中小企業多樣化拼箱已成為班列發運常態。

  為保障中歐班列(長沙)順利發行,星沙海關不斷提升智慧監管水準,採用H986大型機檢系統對集裝箱進行檢查,實現非侵入式快速查驗;實施“先查驗後裝運”監管模式,將出口拼箱貨物查驗時間從4小時縮短至30分鐘,綜合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5%;與鐵路、運營企業、場站建立溝通機制,提前調配人力、設備資源,確保貨到即查。

  據統計,僅9月,中歐班列(長沙)進出境就開行82列,同比增長46.4%;進出境標箱數同比增長50.6%;進出境貨值14.10億元,同比增長9.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 通訊員 易盛艷 張文博)

編輯:尹紅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