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天津銀行·2025天津馬拉松新聞發佈會召開。本次發佈會介紹了賽事總體籌備情況、亮點活動以及贊助商服務內容,併發布了完賽獎牌和參賽服。

新聞發佈會現場 供圖 天津市體育局
天津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于建忠,天津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珊,天津市體育局二級巡視員陳曦,天津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辛韶虹,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冰,天津銀行副行長鄭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天津總站黨委副書記、副召集人伍勁松,中體産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中奧路跑體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力以及贊助商和新聞媒體代表出席本次新聞發佈會。

天津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珊介紹賽事情況 供圖 天津市體育局
天津銀行·2025天津馬拉松自8月9日報名啟動以來,得到了廣大跑者的熱烈支持,報名總人數創歷史新高,共吸引來自39個國家和地區的跑者積極參與。天津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珊表示,誠摯感謝社會各界對天馬的長期關注和支持,本屆賽事致力於為廣大跑者打造一場兼具專業品質、文化底蘊與創新活力的賽事盛宴。
專業辦賽護航天馬征程 賽事服務提質升級
本著一切從選手需求出發、保障選手安全順利完賽的初心,組委會科學合理配置賽事服務保障力量。選手參賽安全始終是賽事組織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屆賽事在沿線佈置了充足的救護車和固定醫療站,確保醫療救援響應及時、處置高效,為跑者安全完賽保駕護航。充足的賽事物資保障是選手順利完賽的重要支撐。賽道沿途科學設置飲水用水站、補給站等,提供飲料、飲水、降溫海綿、香蕉、能量膠等多種物資,滿足參賽選手在比賽過程中的各種需求。
此外,為營造更好的參賽環境,賽事起終點及賽道沿途的廁位配置均有大幅提升,總廁位數量為1312個,較去年增加131個。此外,組委會在各關鍵區域配備充足環衛力量與垃圾桶,增設流動垃圾車,維護賽道乾淨整潔。
文旅融合豐富賽事體驗 配套活動創新升級
為深入推動文旅商體融合,提升天津馬拉松的品牌影響力,組委會精心策劃賽事配套活動,讓天馬成為全民共享的體育盛會。2025天津·馬拉松博覽會煥新歸來。博覽會將於10月23日至25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屆時將向天馬運動員和廣大市民開放。本屆博覽會以“體育融合·綠色共行”為主題,以六大主題板塊全面呈現體育賽事與城市文化、科技創新、綠色生活的多元融合。同時,今年創新打造“天津非遺文化市集”“碳水市集”和“天津老字號市集”三大特色專區,以更具層次的城市味道展現天津獨特的文化魅力;新增科技成果展示區與綠色低碳互動展,集中展示體育科技創新成果與可持續辦賽理念。
天馬創新推出“重塑熱愛”低碳環保行動。今年的馬拉松博覽會特別打造了線下綠色低碳互動展,旨在為廣大跑者和市民打造沉浸式綠色低碳體驗空間。同時,2025年天津馬拉松通過設置舊衣回收站、打造再生環保選手物資、推出電子和便攜版宣傳折頁、發起環保體驗官活動等倡導綠色出行,賽道起終點及沿途回收的塑膠瓶還將用於回收再生。
今年賽道沿途加油站精彩紛呈,天津市各區和天津馬拉松組委會精心設置了50個加油站,涵蓋音樂表演、民俗表演、舞蹈表演、體育運動展演等多種形式,為廣大選手打造了一條“流動的風景線”。10月25日晚,以“橋見海河,邂逅浪漫”為主題的橋邊音樂匯“天馬之夜”特別演出還將在海河畔上演,為賽事助威,為選手加油。
此外,組委會將在賽道沿線及市區重點街道懸挂1411面道旗、設置過街天橋橫幅,並充分利用340余處智慧屏資源及海河片區、假日酒店燈光秀場景,推出“天馬燈光秀”特別演繹,以絢麗光影和熱烈氛圍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跑者。
文化賦能 盡顯天馬“津”彩 完賽獎牌和參賽服裝亮相
天津銀行·2025天津馬拉松獎牌以“美美與共、天作之合”為核心理念,將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鑒與馬拉松精神相呼應,寓意來自世界各地的跑者在此匯聚,交流交融,共享運動的快樂與城市的熱情。

2025天津馬拉松參賽服裝及獎牌展示 供圖 天津市體育局
本屆賽事參賽服由亞瑟士提供,採用柔軟舒適的速幹功能性面料,版型適配多元身形,助力選手專注賽事、暢享奔跑。服裝以“天馬藍”為主色調,點綴天津標誌性建築元素,既彰顯城市底蘊,又傳遞逐夢奔跑的活力。
多方聚力共築賽事精彩 贊助商授牌儀式舉行
賽事的順利籌備離不開各贊助企業的鼎力支持。目前,本屆賽事共得到天津銀行、ASICS亞瑟士、百歲山、天津食品集團、一汽豐田、康比特、新華保險、寶礦力水特、達仁堂、愛跑貓、肯德基、位加數字、海鷗、中國飛鴿14家知名企業的熱情贊助,為賽事的成功舉辦提供了堅實保障。
發佈會上,組委會先後為賽事冠名商天津銀行,賽事合作夥伴、賽事贊助商、賽事支持商、賽事供應商頒發賽事紀念牌,感謝他們為天津銀行·2025天津馬拉松的鼎力支持。
2025年10月26日,33000名跑者將齊聚海河之濱,用腳步丈量天津的開放與包容,用激情感受這座城市的活力與溫度。在組委會以及參賽選手的努力下,我們將共同見證一場融合體育精神、城市文化與全民歡慶的馬拉松盛宴。(文 劉昊然 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