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獵獵,G4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擴建項目施工熱烈。京港澳項目承載著服務國家戰略、暢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使命,是湖南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關鍵項目。

推進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10月24日,施工現場搭起簡易的遮陽棚,中建五局基礎設施2025年度品質提升(改擴建公路類)推進會在G4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擴建項目成功舉辦。中建五局副總經理劉國棟表示,本次推進會旨在匯聚智慧,共同探討品質提升的難點,分享優秀實踐與創新成果。
一邊項目建設持續,一邊思想碰撞不停,這場在施工現場召開的會議,折射出傳統建築行業的品質提升成果。
工藝創新 匠心鑄基
路上,壓路機平整路面;天空,北斗定位實時監測。耒宜高速項目的進行,並不止于眼前的機械施工,更著力於瀝青路面工藝創新和路塹安全防護。
中建五局引入瀝青路面品質智慧管控平臺,通過北斗定位與感測器實時監測攤鋪機位置、溫度、速度,並全面採集碾壓軌跡、振幅、溫度等數據,實現智慧預警,避免超壓、漏壓,保障壓實均勻。通過瀝青路面的智慧管控,一次達到施工全過程數據可追溯,自動生成電子檔案,確保品質可控可查。

瀝青路面施工工藝及品質控制經驗交流 主辦方供圖
項目在瀝青面層施工作業中,創新應用“三台階一次成型”銑刨技術,替代傳統分層5次作業,有效提升路面線形精度與施工安全性,通過精準控制臺階高度與銑刨深度,實現結構層間良好咬合,顯著增強路面整體性與耐久性。
面對高邊坡路塹條件複雜多變挑戰,項目推行“一坡一案”動態防護策略,確保既有線路運營安全。運用無人機航拍、地質雷達等技術,精細勘察邊坡、精準掌握地質信息,有效保障邊坡施工安全可控。
科技賦能 建造提速
以自動化生産線和智慧平臺為核心,以博士創新工作室為支撐保障,推動快速建造、智慧建造,則是這一傳統建築項目中的智慧創新呈現之一。
新澤西護欄生産時期,3個月高效完成11707片任務,實現産能翻倍;小型構件日産量60立方米,生産週期縮短至6小時,構件精度高達99%……項目集成運輸線、脫模線、生産線和蒸養室,實現全流程“無人化”生産。
項目設置侯宇宙博士三創工作室,匯聚28名骨幹,高級工程師8人,一級建造師15人,為項目的創新推進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項目施工現場 主辦方供圖
目前,該項目已獲得湖南地標1項、BIM獎項6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發明專利9項、論文軟著35篇,有力支撐了項目智慧建造,為高速公路項目建設貢獻“五局經驗”。
項目推動了技術的升級,也培育了全國技術能手、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蔣文,中建五局優秀工程師、把論文寫在一線的工地博士侯宇宙,局優秀項目經理劉棟,資興搶險先鋒楊再玉,局測量技能比賽第一名徐琦等優秀骨幹。(文 陶陶 龔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