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寧縣盤活山林“綠色家底” 做優富民“增收産量”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10-30 16:44:13

  林間藏珍饈,綠林變“銀行”。近年來,湖南新寧緊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主線,通過放活經營權、培育新主體、創新利益聯結機制,推動全縣287萬畝林地從“分散經營”向“規模增效”轉型,讓廣袤山林的“綠色家底”持續激活,不斷做優富民“增收産量”,繪就出一幅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生動畫卷。

  10月28日,秋日暖陽灑進該縣萬塘鄉高塘村的林下基地,斑駁樹影間,一排排箭葉淫羊藿幼苗迎風舒展,翠綠欲滴。育苗大棚內,技術顧問戴向東正俯身指導農戶取苗、分株,指尖翻飛間,滿是豐收的期許。

  作為全國高含量箭葉淫羊藿原始母本種源地,湖南千兩金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在此紮根多年,建成標準化林下種植基地1000余畝、育苗基地100畝,年産種子400公斤、種苗1000萬株。

湖南新寧盤活山林“綠色家底” 做優富民“增收産量”_fororder_1

高塘村種植基地 供圖 新寧縣委宣傳部

  “我們培育的品種,葉片總黃酮含量達12%。”戴向東介紹,公司依託“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構建起從種源培育到市場銷售的完整産業鏈,通過“土地入股+勞務佣金+收益分紅”的多重激勵機制,吸納40余名當地村民穩定就業,人均年增收超2萬元,帶動村集體經濟年增收10余萬元,産品遠銷湖北、河南、陜西等多個省份。

  在海拔1300余米的東嶺國有林場趙家工區,另一番忙碌景象同樣動人。參天古樹之下,林場職工與周邊村民默契配合,除草、翻土、施肥、放苗、掩土,整套動作一氣呵成,一壟壟白芨、百部、天麻等中藥材幼苗在山坡間整齊排列,生機盎然。

湖南新寧盤活山林“綠色家底” 做優富民“增收産量”_fororder_2

林下中藥材種植地 供圖 新寧縣委宣傳部

  “自2020年起,我們陸續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300余畝,通過‘林場+職工’利益聯結模式,讓職工和村民既能務工掙錢,又能參與分紅。”東嶺林場場長蔣華説,基地已帶動80余名林場職工和周邊村民就近就業,讓大家在家門口穩穩掙上了“生態錢”,昔日的“林權證”真正變成了如今的“致富經”。

  從東嶺林場的山坡藥田,到萬塘鄉的淫羊藿母本園,再到豐田、崀山等鄉鎮的油茶、鐵皮石斛連片基地,新寧的林下經濟正多點開花、全域提質。截至目前該縣已培育林下經濟示範主體10個,經營面積達10萬畝,年綜合産值突破1.2億元,帶動7千余名村民就業增收,生態紅利持續釋放,“綠色家底”催生的“增收産量”不斷刷新,綠富共贏的道路越走越寬廣。(文 鄢躍斌  鄭秉武)

編輯:周雨晴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