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7月18日電 美國政府18日宣佈拒絕接受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的《世界衛生組織大流行協定》(《大流行協定》),再次在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領域發出雜音。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衛生部長小羅伯特·肯尼迪發表一份聯合聲明,指責該協定“術語含糊且寬泛”,聲稱要事事確保“美國優先”、防止美國制定衛生政策的主權受干預,並重彈攻擊世衛組織新冠疫情應對的老調。
有媒體報道指出,美國聲稱要保護主權,可《大流行協定》並沒有包含任何淩駕於一國主權之上的內容。
今年5月20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備受矚目的《大流行協定》。世衛組織指出,《大流行協定》具有歷史意義,是各國為應對未來大流行病而進行三年多密集談判的成果,將促進全球合作,以確保更有力、更公平地應對未來的大流行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協定通過後表示,《大流行協定》將成為“世衛組織乃至全球衛生史上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它標誌著人類在大流行病的防控和應對方面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
美國民主黨籍前總統拜登領導的上屆政府參加了《大流行協定》談判。現任共和黨籍總統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後隨即簽署行政令,宣佈美國再次退出世衛組織並暫停向世衛組織提供資金和支持,其負面影響引發國際社會廣泛擔憂。
美國退出世衛組織的程式需要12個月。今年5月世衛大會,美國沒有參與《大流行協定》審議。小羅伯特·肯尼迪甚至在發給大會的視頻講話中鼓動其他各國傚法美國“退群”之舉。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裏克當時回應説,“世衛組織是聯合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決全球衛生問題的唯一辦法是讓會員國坐在一起,以科學、非政治化的方式合作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