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雨晴):11月8日上午,2025全球互聯網人才卓越計劃研修班在烏鎮世界互聯網科技館開班。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研修院的旗艦項目,本期研修班以“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為主題,致力於打造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國際化高水準學習與交流平臺。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大會數字研修院長任賢良出席開班儀式並致辭。
“我們不預測未來,我們創造未來。”
全球互聯網人才卓越計劃研修班授課現場 (焦炬凝 攝)
任賢良在致辭中指出,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計算等技術正以指數級速度重塑全球格局。面對機遇與挑戰,人類需思考如何讓技術創新成為發展加速器、讓更多國家共享數字紅利。他表示,過去一年,研修院聯合多家國際機構舉辦9期研修項目,覆蓋近70個國家,助力數字治理與全球轉型,正如那句互聯網界名言:“我們不預測未來,我們創造未來。”
“匯聚力量,共創普惠未來”
開班儀式後,研修班進入專家授課環節。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稚聰以《孫子兵法——東西方管理思想對話》為題授課。他指出,《孫子兵法》這部2500年前的經典,不僅是軍事謀略的源頭,更是系統戰略思維的啟蒙。在數字經濟高速演進的今天,其中關於“形”與“勢”的辯證思考、關於“道”的頂層設計理念,依然閃耀著跨越時代的智慧光輝。
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稚聰(王雨晴 攝)
王稚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中西方企業交流與戰略管理中,許多理念在底層邏輯上是相通的。無論是東方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還是西方的商業戰略管理理論,其核心都在於認清形勢、協調資源、謀求共贏。
他進一步指出,《孫子兵法》開篇講“道”,強調事業的根本在於是否符合社會進步的方向,是否能凝聚支持力量。“這一思想與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主題‘共築開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數智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相契合——只有當數字技術的發展目標與人類共同福祉相一致,才能匯聚力量,共創普惠未來。”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資深經濟學家梁國勇則從全球視角出發,探討了數字經濟如何重塑國際合作新格局。他認為,數字經濟是當今全球經濟增長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尤其在人工智能驅動下,正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中國從數字化起步階段一路發展到全球領先水準,展現了在發展中國家背景下實現技術躍遷的獨特路徑,為全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經驗。
為避免陷入數字鴻溝的“馬太效應”,如何讓數字發展紅利惠及全球,已成為國際社會亟需解答的時代命題。梁國勇表示,要彌合當下不斷擴大的“數字鴻溝”,關鍵在於兩點:一是加強發展中國家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提升與人工智能相關的能力建設。而像烏鎮全球互聯網人才卓越計劃研修班這樣的項目,正是通過人才培養、技術交流與經驗分享,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可複製的“能力共建”範式。他強調,人才培訓不僅是能力建設的重要方面,也為數字技術的有效轉移與本地化應用創造了條件,助力各國共同參與全球數字化發展進程。
從“見字如面”到“見屏如面”,我們在這座千年古鎮看見未來。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研修院正以人才為橋梁,以合作為紐帶,以創新為引擎,書寫著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彌合數字鴻溝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