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受美國政府“停擺”影響,美國四季度GDP增速預計將低於此前所預測的1.9%。
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西特同日表示,美國政府“停擺”可能導致私營部門損失6萬個工作崗位,“停擺”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每週150億美元。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網站報道截圖
時長創紀錄的政府“停擺”將給美國經濟帶去哪些長期和短期影響?因“停擺”而導致的10月份關鍵經濟數據的缺失又將給美國貨幣政策的制定帶來哪些麻煩?
來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晉斌的分析:
政府支出的下降會導致美國生産水準的下降,也會因此影響勞動力市場的就業;部分人群由於拿不到工資導致消費的消減,所以總體上會帶動美國經濟下行。
“停擺”本質上反映了美國兩黨的撕裂以及美國財政風險高懸。在美國政府債務存量非常高的背景下,市場投資者對美國宏觀決策的信心其實是下降的。所以它不利於美國經濟的長期增長。
美國這樣一個大國,重要的經濟數據説沒有就沒有。這對市場的預期其實是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對市場上的投資者與企業的經濟決策也會産生影響。
來源丨總臺環球資訊
編輯丨朱宛玲
後期 | 汲洋
簽審丨龔晨
監製丨鄒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