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3日,以色列國家安全總局(辛貝特)宣佈,過去幾週逮捕了數十名哈馬斯成員。以方稱,這些人正策劃襲擊,威脅以色列國家安全。
同日,以方確認,以軍駐加沙部隊接收到一具以方被扣押人員的遺體,並已送往特拉維夫法醫研究中心進行身份確認,並稱,截至目前,加沙地帶仍有3具以方被扣押人員遺體。

外媒報道 哈馬斯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正在搜尋埋在加沙瓦礫下的被扣押人員遺體
11月13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發表聲明,指控以色列定居者當天在約旦河西岸縱火焚燒了一座清真寺。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裏克迅速對此事做出回應,譴責以方焚燒清真寺的行徑。
目前的加沙地區局勢錯綜複雜,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秦天指出:隨著第一階段停火進入尾聲,加沙局勢迎來了新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
停火進入收尾階段 以色列態度成關鍵
秦天指出,目前加沙停火第一階段協議已執行大半,哈馬斯未交出的以方被扣押人員遺體數量,已不足以影響以方接下來的決策。在此關鍵時刻,以色列將如何決斷顯得尤為重要。
從能力上講,以色列完全有能力隨時展開對哈馬斯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但目前尚未看到明顯跡象。不過,以色列的強硬政策似乎並未改變,無論是階段性小規模突擊行動,還是在約旦河西岸破壞巴勒斯坦建國的行為,都傳遞出其在巴以問題上將繼續採取強硬態度的信號。”
人道援助:不是“缺糧”而是“被卡脖子”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主任專員拉扎裏尼在13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該機構目前正面臨資金和時間的雙重短缺困境。在加沙地帶,近東救濟工程處的行動受到諸多限制,導致關鍵援助物資難以運送,這些物資已被耽擱數周。

聯合國官網截圖
就人道援助困境而言,秦天分析指出,國際社會需加大在兩個方面的努力。
狹義的援助,指的是對加沙的人道主義援助,旨在滿足加沙平民最基本的需求,比如糧食以及其它基本生活物資。然而,以色列一直封鎖加沙,且這種狀態仍在持續。在封鎖過程中,以色列實際上控制著,或者説卡住了國際社會對加沙援助的幅度和速度,導致人道主義援助的基本物資進入受到限制。
廣義援助方面,即對加沙進行較為全面的重建,恢復其正常的生産生活秩序。這不僅僅是要給加沙“輸血”,還要培養其“造血”能力。但由於目前第一階段停火只是臨時性質的,只有停火而沒有永久和平,第二階段停火也尚未開展,所以大規模、成體系的重建工作實際上並未展開,相關援助資金也未真正到位。
秦天強調,從這些角度來看,國際社會對加沙的援助還需做出更大努力。當務之急,是要實現加沙停火的永久化,為援助和重建創造更好的條件。
美方提出的加沙和平計劃頗具爭議
美國 13 日呼籲聯合國安理會團結一致,支持其提出的加沙和平計劃決議草案。美方警告稱,如果安理會不予以支持,巴勒斯坦人將遭受“嚴重”後果。

在巴以問題上,地區國家如埃及、阿聯酋、土耳其等仍在力圖推進第二階段停火談判,而美國則力推其提出的加沙和平計劃草案並施壓聯合國,該草案已更新至第三版。
秦天認為,關於美國提出的和平計劃,安理會表決存不確定性。
美國推動加沙實現和平具有客觀上的必要性,因為加沙停火處於第一階段快要結束但第二階段無法開啟的狀態,需要外力推動雙方進行下一階段停火。方案中的派駐國際穩定部隊,以及建立加沙臨時執政機構等內容有其合理性。
但這些內容也存在很大爭議,如建立美西方主導的加沙臨時治理機構違反了“巴人治巴”原則,派駐國際穩定部隊可能引發衝突等。
局勢緩和重啟談判還是陷入更激烈衝突?
由於各方在核心問題上的深刻分歧,加沙停火第二階段談判仍遲遲無法啟動。未來巴以局勢是會朝著緩和重啟談判的方向發展,還是會陷入更激烈衝突,和平希望愈發渺茫?

秦天分析稱,目前,加沙目前的狀態既非真正的和平,也非馬上即將重新陷入大規模戰爭。
回到戰爭的因素存在,因為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根本矛盾並未解決。但抑制戰爭的因素也存在,如美國不希望加沙停火迅速失敗,不斷向以色列派出高官遊説,並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加沙和平方案;國際社會也給以色列和哈馬斯雙方施加了很大壓力,以色列重啟大規模戰事將背上道義負擔。因此,這種中間狀態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持續多久仍有巨大不確定性。”
來源 | 總臺環球資訊
采編 | 魏宇晨
簽審 | 龔 晨
監製 | 鄒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