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4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2281億元——以項目之“進”夯實發展之“基”
4月9日上午,浙江省2025年二季度重大項目開工活動正式啟動,全省8個設區市設重大項目開工現場。
一聲開工令下,今年二季度54個重大項目將陸續破土。數據顯示,新一批項目總投資達2281億元,年度投資233億元。
隨著又一批新的重大項目落地,浙江發展又多一份堅定的信心。
特色鮮明
早在今年2月8日,浙江省委、省政府舉辦了2025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截至目前,參加活動的150個項目已全部開工。
時隔兩月,浙江2025年二季度重大項目開工活動如期舉行,這一次,54個重大項目參加活動。這一次的重大項目都有哪些,又呈現哪些新特點?
其一,新質生産力是重中之重。
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加快融合形成新質生産力。對浙江而言,要想增加高品質供給,推進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推動先進製造業發展是現實路徑。
以此次8個現場項目為例,先進製造業項目就有5個,總投資達472億元。如杭州長龍·國際航空再製造中心、寧波榮芯12英寸積體電路晶片生産線、嘉興東方特鋼綠色高端鎳鉻新材智造、湖州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智慧製造中心、麗水生態納愛斯智慧工廠及生態産業核心區等項目。
此次54個項目中,産業類項目35個,總投資1306億元,投資額佔比近60%。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這批先進製造業項目落地,將進一步培育壯大浙江航空航天、積體電路、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産業,改造提升鋼鐵等傳統産業,打造現代化産業體系。
其二,量精質優。
還以8個項目為例,它們單個總投資均超30億元。其中,總投資超50億元至100億元項目達到2個,超100億元以上項目3個。
全部54個項目中,總投資50億元至100億元項目共計14個,超100億元以上項目4個。也就是説,投資額50億元以上的項目佔到三分之一。
像榮芯12英寸積體電路晶片生産線、金華金漪湖未來産業科技園配套基礎設施等一批項目,將推動2025年全省項目投資增速快於GDP增速。
其三,投資於人。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投資於人”。這既是打開內需增長新空間、打通國民經濟循環堵點的破題關鍵,也是未來發展趨勢所在。當前,無論從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看,還是從現實挑戰看,都應當重視“投資於人”——擴大消費需求,增進民生福祉。
像此次開工建設的紹興東方文化谷項目(一期)、麗水生態納愛斯智慧工廠及生態産業核心區等項目,都將有利於推動區域文商旅融合高品質發展。此次54個項目中,基礎設施類項目有19個。
季季上新
對浙江而言,重大項目開工並不陌生。從2016年開始,連續10個年頭,浙江已經接連舉辦19次(包括本次)全省重大項目開工活動。
有心人會發現,與往年舉行一到兩次重大項目開工活動不同,今年浙江已分別在一季度、二季度連續召開重大項目開工活動。接下來,還會在三季度、四季度舉辦。
也就是説,今年浙江的重大項目開工將會持續上新,且力度空前。
今年省委新春第一會上,浙江就明確,“在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以高品質項目支撐高品質發展上取得新突破”。
具體而言,浙江將堅持“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深入實施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確保項目投資增速快於GDP增速、製造業投資增速快於面上投資增速、民間投資佔比穩定上升。
“抓項目抓投資就是抓發展抓未來。”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電子政務發展部(投融資研究部)副主任、高級工程師崔燕認為,浙江2025年按季度開工,並與“千項萬億”工程一體化銜接,主要貫徹落實今年省委新春第一會精神,堅持“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幹”,進一步營造“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氛圍,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助力高品質發展。
事實上,從浙江經濟發展的軌跡看,抓重大項目正是秘笈之一。浙江對於抓重大項目、抓有效投資的重視由來已久。早在20多年前,當浙江面臨一連串“成長的煩惱”時,習近平同志親自謀劃實施“五大百億”工程,針對的是當時資源環境約束與經濟粗放發展之間的重重矛盾,從基礎設施、信息化、科教文衛體、生態環境、幫扶致富五大領域抓投資。
“五大百億”工程之後,浙江以接力賽跑的形式,每五年相繼實施“三個千億”工程、“411”重大項目建設行動、“4+1”重大項目建設計劃等。
2023年起,浙江開始謀劃推進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聚焦九大領域,每年編制年度實施計劃,滾動謀劃推進1000個重大項目,每年完成投資1萬億元以上。
正是狠抓項目投資,有力支撐了浙江投資的增長。今年1月至2月,浙江固定投資同比增長2.1%,增速較2024年全年提高1.7個百分點,同時高於同期的江蘇、廣東等經濟大省。其中,項目投資更是在去年同期高基數(增長14%)基礎上增長11.9%,高於全國3.5個百分點。
辦好自己的事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美國關稅政策進一步加劇全球政經格局走勢的不確定性。
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各方的共識之一是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對於浙江而言,作為外貿大省,衝擊不難預見。同時,浙江作為經濟大省,是穩住中國經濟大盤的“頂梁柱”之一。
關鍵時刻浙江要發揮出經濟大省挑大梁作用,要擁有更能吃住勁的支撐力。而以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加快融合形成新質生産力,正是支撐力的關鍵來源。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浙江通過更大力度推動優質投資項目上新,為夯實支撐力積蓄更多向上力量。
“下一步,我們將強化清單管理、節點管控、挂圖作戰,確保所有54個項目今年6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當天開工現場,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持續推動項目落地,短期可拉動浙江經濟增長,長期將有利於推動浙江産業結構升級、增強區域競爭力。”崔燕認為。
為確保重大項目如期開工,浙江對重大項目實施有力的要素保障。截至4月4日,浙江“千項萬億”工程新建單體項目用地保障率為82.8%,用能保障率為88.3%,環評保障率為75.9%,文評保障率為92.9%,用林保障率為89.2%。
中國人常説危中有機。此時,我們更加需要變壓力為動力,將應對外部衝擊視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機遇,以浙江的穩定發展,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穩定性。(記者 夏丹 趙路 李茸)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