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成都市非遺進校園教學成果展將於6月9日舉行

2018-06-08 10:48:31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鄧超 | 責編:陳夢楠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608_1

活動海報(成都市委宣傳部 供圖)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劉垚):6月9日-10日,2018“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成都主場活動和“2018成都市非遺進校園教學成果展”將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舉辦,該活動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聯合主辦,活動將全面展示成都市近五年來“非遺進校園”工作成果。

  據悉,“非遺進校園”活動是為了推進非遺傳承教育,培育非遺的關注者、愛好者、欣賞者,夯實非遺傳承的社會基礎。自2014年開展以來,培育了20所非遺傳承基地學校和20所川劇特色學校引領非遺傳承教育活動。

  五年來,各“非遺進校園”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非遺課堂教學活動,開設課外興趣班,舉辦非遺講座,舉辦非遺展示展演交流活動,編輯非遺教材,逐步摸索出一套集技藝、文化、趣味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認知非遺、學習非遺,體悟非遺,激發廣大中小學生對非遺傳承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自覺性。

  本次活動由成都市傳統技藝教學成果展、成都市傳統表演藝術教學成果展演、成都市非遺傳承教育經驗交流會、《非遺法》知識宣傳普及等活動構成,兩天的活動將集中展示成都市中、小學傳統技藝和傳統表演教學成果。本次活動也是成都市歷年來舉辦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非遺傳承教育展示、展演活動。

  據了解,成都市傳統表演藝術教學成果展演有20個區(市)縣、41所學校的49個節目參加表演,表演所涉及到的項目涉及到川劇、小金龍龍舞、蛾蛾燈、四川清音、四川揚琴等,逾800名中小學生參加此次展演活動。展演中還將穿插了《非遺法》有獎知識問答的環節,讓觀眾在欣賞節目表演之餘,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遺法》的相關知識。

  本次活動還將特意籌辦“成都市非遺傳承教育經驗交流會”,促進校際之間非遺辦學工作的經驗切磋和交流。交流會將邀請來自彭州市天彭鎮西郊小學、邛崍市平樂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錦官驛小學等學校的6名從事非遺教育的教師作為發言代表,他們將分別從以各自教學的非遺項目(如川劇、瓷胎竹編等)的實際經驗出發,進行現場切磋和交流。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