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雙創”周看成都 新經濟發展之城、“黑科技”創新之都藍圖已繪

2018-10-12 14:39:38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馮巧鳳 | 責編:陳夢楠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CqgNOlu8VqaAUxsoAAAAAAAAAAA360.600x450

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成都主會場(攝影 劉世光)

  國際在線四川報道(馮巧鳳):10月9日,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以下簡稱:“雙創”周)在成都拉開帷幕。“高水準雙創 高品質發展”的新時代探討在成都展開。此次“雙創”週全面展現成都新經濟發展之城、“黑科技”創新之都的風采,展示成都作為中國創新創業第四城的形象。

  不得不説,全國“雙創”周主會場首次走進西部地區,選擇在成都舉辦,是基於這座中國“雙創第四城”的活力與潛力。

  透過本屆“雙創”周看成都,全國“雙創”第四城、新經濟發展之城、“黑科技”創新之都,已成為被頻頻提及的成都城市印象,彰顯著成都的發展潛力和獨特吸引力。

  近年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春風裏,成都堅持以開放促開發、以創新促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交出了一份亮麗的“雙創”成績單。

  梳理成都“雙創”成績單,可以發現,成都“雙創”指數、新經濟指數以及新經濟總體總量排名,均居全國前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論壇現場(攝影 鄭毅)

  10月11日,作為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成都主會場特色活動之一,智慧城市建設方案徵集大賽暨新經濟活力論壇在中國-歐洲中心舉行。論壇現場,國內首家上市創業服務平臺創業黑馬旗下的黑馬産業研究院發佈“2018中國新經濟活力指數排行榜”,成都新經濟活力領跑新一線城市。

  在新經濟活力指數排行榜中,成都表現優異。從發展潛力和動力來看,成都在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上率先轉型升級,新經濟、傳統經濟相關産業基礎良好,新經濟發展政策環境國內領先,創新創業勢頭強勁,成都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文優勢,城市吸引力持續增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成都高新區菁蓉匯(攝影 鄭毅)

  近年來,成都重點發展數字經濟、智慧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共享經濟“六大新經濟形態”,新經濟産業發展勢頭強勁,已成為中國新經濟産業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成都新經濟産業發展主陣地,成都高新區2017年新經濟産值規模達3300億元,已培育出醫雲科技、新潮傳媒等新經濟企業。成都高新南區是成都新一輪規劃確立的成都新經濟活力區,正以業界共治為引領,以公園社區為抓手,聚焦5G通信、數字文創、人工智能等主攻方向,著力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經濟策源地和活力區。

  成都經濟總量每年凈增15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7.9%,2017年達到1.39萬億元。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1.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長18.8%。各類市場主體年均增加35萬餘家。2017年,成都高新技術産業産值接近1萬億元,5家單位獲批建設國家雙創示範基地。

  此外,成都堅持把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作為推動城市戰略轉型的重大抉擇,作為重塑城市競爭優勢的關鍵之舉。2017年,成都新增新經濟企業3.3萬戶,增長57.9%;新增科技型企業2萬家,新經濟總量指數居全國第4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